返回

国际政治跷跷板,中国有态度(中国篇)_4.中国海军今非昔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国际政治跷跷板,中国有态度(中国篇)_4.中国海军今非昔比 (第3/3页)

新的环境中、新世纪条件下履行大国责任,同时也是对我们国家利益的有效维护。

    这种决策和责任,我们一方面要做好思想准备,另一方面要做好能力的准备。

    思想准备要齐头并进,实际上完成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型,从过去单一近岸防御的思想转化成在一个更大的范围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我们讲海军转型,当然有很多很专业的话,如果不是搞海军的话,可能不一定听得懂,但是我们从这个角度一讲,就能明白,就是如何维护我们变化发展的国家利益。我们的军事力量,尤其海上力量,如何在维护国家利益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是新世纪中国海军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

    参加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有美国海军拉夫黑德上将。拉夫黑德是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实际上是美国海军一号人物,这是美国海军方面所做的一个非常友好的表示。

    还有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海军各个层面的领导,都到中国来访问,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友好的表示。

    当然这种友好的表示,也隐含着对我们力量的注重。如果单单是友好的话,美国没有必要派海军的第一号人物来。从美国海军来说,这是对于发展迅速的中国海军和海上力量,表示出一种中国海军应当得到的尊重。

    像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2007年4月访美的时候,他就得到过这种尊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在五角大楼外欢迎他,美国国防部长、美军参联会主席、海军作战部长都在五角大楼里边等他。

    这绝不是五角大楼或者美国三军系统对吴胜利司令个人的尊重,这是美国最高军事当局,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力量的尊重。这种军人之间的尊重,绝不单单是一个礼节的问题,它第一是对你力量的认识,第二是对你力量的承认,这点认识和承认都是很重要的。有这种充分认识和承认才真正能让一个国家维护自己的安全。

    中国作为内陆国家,有2万公里的陆疆,但是我们还有1.8万公里的海疆。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对陆疆的宣传是足够的,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这指的是我们的陆疆。但是从小学到大学,相当多的人不知道我们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这是我们的海疆。

    12海里领海,然后毗连经济区,然后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个范围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认定的,我们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权益。

    这是我们教育中确实存在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对于一个民族事业是有影响的。我们的一寸土观念,好像守住每一寸土地就可以了,实际上联合国也划归了我们管辖的海洋权益范围。这300万平方公里海洋权益,包括海底的油气构造、海底锰结核矿、海水潮汐的利用等,至于渔业资源就不用说了。

    实际上,海洋是人类发展的大自然宝库,对这一部分我们的认识是不够的。

    根据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历史经验,我们的主要危险来自海上。1840年,帝国主义国家从海上过来入侵,八国联军、英法力量迫使我们签订屈辱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北京条约》等。所以我们习惯把海上看成威胁的方向。

    我们在今天看,海洋不是威胁的方向,海洋是发展的方向。这是一个民族思维做出的很大的转变。当然也有安全的威胁,但是总体来看,有没有克服威胁的能力?我们海军建设就是本着这一点的。中国人民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海洋权益,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把海洋真正作为一个发展的方向。

    这种观念的变化,当然不仅仅是军队,还包括地方。

    海军节就是非常好的契机,通过海军节,从小范围来说,让国民、让世界认识新中国海军建设;从大范围来说,实际上让我们国民从一个更大的范围认识中国的海洋权益,也是从一个更大的范围让世界看到,中国人对自己海洋权益的认识和对自己海洋权益捍卫的决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