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山水郎 第一章:北山有石(楔子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山水郎 第一章:北山有石(楔子1) (第2/3页)

变换,那块菱形巨石依然安静的躺在巅,只不过这次巨石散发的青光边缘开始带有些许金芒。

    斗转星移,又是一个千年,中州大陆改朝换代,赵昆吾立国,定道教为国教,是为昆吾国,自此中州大陆结束了战乱纷杂的时代,百姓人口突增,生活富足安定,此为昆吾盛世。

    在距北山百里之外随着人口的集聚,居然慢慢的形成了一个小镇,中州大陆战乱时逃难而至的百姓称之为北安镇,能安安静静,安安心心的过自己的日子,这该是天下所有百姓心底最在乎的事了吧。

    不知什么时候,在离北安镇五十里,离北山五十里的地方多出了一座庙,一座连庙门也没有的和尚庙,一座连院子也没有的和尚庙,一座只在门框上挂着一个巴掌大的小钟的寺庙,在以道教为国教的昆吾国,和尚的生存怕是很艰辛的吧。

    不然这座门口挂有兰若寺的牌匾的小庙为何会出现在这么偏远的地方。

    庙里只有两个人,一个老和尚,一个小姑娘。一个老的似乎随时会死去的老和尚,一个扎着马尾单眼皮的小姑娘。

    庙里只有一座佛,一座九尺三的释迦牟尼佛,一座连外面镀的铜水都斑驳了的释迦牟尼佛。

    对于北安镇的百姓来说,去京城朝拜国教的真武大帝,远不如去兰若寺烧香来的实惠,一座百丈三十的真武,与一座九尺又三寸的如来,均是图个心安就好,在北安镇百姓口袋里那少的可怜的香火钱面前能差多少,更不要提去京城那想到就头疼的距离。

    是以兰若寺虽然香火不旺,但是维持老和尚和小娘的温饱足够了。

    去的人多了,北安镇也知道了那个叫陈兰若的小姑娘是老和尚捡来的,单眼皮,而且似乎还不大说话,北安镇少有百姓家里有余粮能大方的再负担起一个小姑娘,然再也没有人提出想领养她。

    “其实兰若住在寺庙,有观音娘娘保佑也挺好。”有大婶在门口搓晒干了的玉米,闲聊的时候说出不知从哪听来的观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