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南北三千里 (第3/3页)
将听医官说先生并未伤及肺脏,只是失血过多,需要静养方能恢复。先生胆识,本将佩服之至,先生忠义之心,本将亦敬佩万分。先前不识先生,以至于此,本将愧疚不已,不敢奢望先生不责怪!”
“大将军言重了。”李延年道,“在下不过是区区一小民,当不得大将军此言。”
秦城低头稍作沉吟,抬头间忽然道:“本将欲拜先生为军师,与本将一道共拒叛军,早日还大汉一片安宁,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什么?!”李延年心中一惊,不可置信的看着秦城。
“前日大破叛军军阵,先生乃是首功,本将已经奏报陛下。本将先前不识先生之才,如今还望先生不计前嫌,以大局为重,至于本将对先生的不敬,还望先生能容到日后再算此账,届时本将保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秦城朗声道,眼睛坚定。
柳木站在一旁老神在在。
李延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秦城从柳木手中拿过一道印章,双手递给怔怔无言的李延年,道:“叛军军师吴怀素,手握数十万大军,一切调度皆出自他手,因是有叛军一路以来所向披靡。今日我授南军军师之位于先生,便是希望先生能调度南军,打破吴怀素战无不胜的神话!”
李延年没有伸手去接印章。
秦城看出李延年的迟疑,笑着解释道:“出征之前陛下曾授我临时专断、先斩后奏之权,今日本将拜先生为军师,不期朝廷的任命便会下来。”
“大将军如此胸襟,怎能不叫人钦佩?李某一身白衣,安敢不以死效命?”李延年接过印章,深深一拜。
说完又向西方遥遥一拜,“谢陛下隆恩!”
秦城扶起李延年,笑道:“可惜先生有伤在身不能饮酒,否则本将定要与先生一醉方休!”
李延年笑道:“大丈夫当饮则饮,何惧些许皮外伤?大将军若是肯赏脸,便与在下共饮一樽!”
“好!”秦城大笑,“那就一樽?”
“就一樽?”
“哈哈......”
..............................................................
从李延年的帐篷出来,已是月明星稀。
行远之后,柳木好奇的问秦城:“你真敢将南军的调度权分一半给李延年?”
“你说呢?”秦城笑着反问。
“你授了人家军师之职,又给了印章,那可是实打实的权力了。”柳木道。
“南军军令,不可能出自两人之口,只能出自一人之手。而那个人,只能是本大将军。”秦城道,“李延年要想调度南军,能不经过我同意?我若不同意,便会让他去修改军令。若是如此还不行......自然是我说了算。”
“那你今日的行为不是画蛇添足了?日后若是李延年看出你不信任他,他岂不心寒?”
“非也,我今日之所以授他军师之位,就是对他的信任。若是他日后的决策都正确,有你我一起作评价自然能够看出来,我也自然不会为难他,他也不会感受到我对他有太多制约。这便是我对他的信任。若是他没有这个能力,提出的决策还时常受到你我的否定,那就是白费了我对他的信任,那军师之位,收回来又如何?”秦城沉声道,见柳木似懂非懂的点头,便继续道:“用人不疑,这话说来好听,但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没有监督的用人,对掌权者来说,越是用人不疑,便越是说明监督力量的强大;对被用的人来说,用人不疑,只不过是他们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如此而已。”
“......原来如此。”柳木缓缓颔首。
.................
一日后,两王联军进攻大名城。
战事惨烈。
彼时,大名城城墙上指挥调度全军的,除却一身红袍黑玄甲的秦城,还有一袭青衫的李延年。
一文一武,亦文亦武,相得益彰。
而公孙敖,却不知在哪个角落里借酒消愁,喝得烂醉如泥。
正是此时,距离大名城三千里之外漠南草原,汉军骑兵和匈奴骑兵正结束一场大战。
北征汉军东路军统帅乐毅,指挥两万四千骠骑军、八千朔方虎贲铁骑、五万北军精骑,与伊稚斜率领的二十余万大军,在高阙关之外的千里草原上,激战一日,至黄昏时两军收兵,各自后退十五里。
与此同时,北征汉军西路军统率李广,率关西军精骑两万,北军精骑七万,与匈奴自次王赵信率领的十余万匈奴大军,在河西一线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