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艾滋往事 (第2/3页)
思放在享受外界对他的赞美上,他带着郭雄,两人使用另一个穿越舱,回到了2001年。
2001年初夏,阳光还不算太炽烈。春种已过,秋收未到,白日的文博村安静得能听见树枝摇摆的声音。
村里一处普通的农家小院里,晾衣绳从这头延伸到那头,农具、木板车、凳子、鞋袜……各种东西散乱地放在地面上,像是许久没有好好收拾一番了。院子最里边儿是矮小的平房,门口的红色对联儿在风吹日晒下褪了色,变得残缺不全。屋里没有电灯,有些暗沉。
郭雄四下打量着周围环境,他不知道老板单独带着他穿越到这个时空来做什么,不过老板不说,他也不发问。
刘元静静看着这个祥和的小村子,“我一直很欣赏你一点,就是只要我不说,你就绝不开口,现在是世纪初,这个村子,是我们国家,最早发现的艾滋病村。”
郭雄闻言一脸震惊,刘元却已经踏上村道,他赶紧跟上。
刘元熟门熟路找到村支书,说明来意,要帮一下村里的感染者,并把药箱展示出来,村支书是个满脸皱纹的老汉,闻言将旱烟在墙角磕了磕,射出一口浓痰,“中,马家遇到好人嘞。”
“我当年可红火……我当年的照片都没有了。”
坐在院子里的马嫂回忆起往事,脸上突然有了一丝少女般的羞涩。
此时的马嫂已经病得很重了,衣服掩盖不住她的瘦骨嶙峋,挣扎着从床上起来后,她先是去拜了拜神,然后或许是外面阳光和煦,她并没有继续回去躺着。
从床上起来后,马嫂开始拜神,她说这样能让自己舒坦、得劲。
家里有三个孩子,大女儿马宁宁上二年级,脸上肉乎乎的;二女儿比姐姐闹腾,时常嘻嘻哈哈唱着歌;小儿子还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经常光着屁股在院子里爬来爬去。
上世纪90年代初,村里掀起了“卖血脱贫”的风潮。
为了维持生计,马家夫妇也加入了卖血大军。那时的采血通常是“血浆采集”,也就是在采血后分离出血浆,再将血细胞回输入人体。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采血站会重复利用输液管和针头,这让包括马家夫妇在内的很多村民因“血液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在基准时空,艾滋病以性传播为主,但在上世纪8090年代,血液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扩散途径,这也是刘元穿越回来的目的,HIV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单链结构非常容易变异,为了验证自己另一种新药,他必须找到尽可能早期的感染者,同时数量要够多,足够他展开验证。
2001年,艾滋病相关的母婴阻断技术还没有推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马家夫妇又孕育了两个孩子,而他们都因为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大女儿因为出生在两人卖血之前而幸免于难。
一家五口,只有大女儿是这场灾难的幸存者。
老马说,村子里有“五多”—— 卖血的多、发病的多、小孩失学的多、孤男寡女多、孤寡老人多。
上世纪90年代的血灾,让这个村子深受其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