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最佳第六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最佳第六人 (第2/3页)

吉诺比利的影响力)。当首发下场休息时,板凳上无人提供火力延续,对球队是一个极大的伤害,前两场便是证明,老鹰队替补在前两场中的表现简直可以说惨不忍睹,两战一共得了36分,相比公牛队则是多点开花,前两场公牛队替补一共得了96分。

    并且每一场都会有一两个替补匪徒闪耀,第一场是吉布森和巴特勒,第二场则是内特和李,而第三场却是拉德马诺维奇。

    ……

    当今联盟,一支强队的标杆便是首发中有两到三名明星球员,至少是实力干将,而替补中也得有一个延续进攻火力的**型性“角色球员”。

    而说起这样的配置,吉诺比利便是标杆性人物。

    提起马努效应,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即在职业篮球比赛中,将一个实力非常强的选手放在替补席,带领球队的第二梯队成员比赛,延续球队的攻击力度。由于这种情况首先出现在吉诺比利的身上,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马努效应”。

    在2007年初,**维奇将吉诺比利从首发的位置上撤换下来,以第六人的身份出战,这是**维奇针对马刺的阵容和吉诺比利的特点做出的一种人员调整。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成功的尝试,那一年马刺获得了总冠军,并且吉诺比利的各项数据也创生涯新高。

    之后,也有很多的球队来模仿马刺的这种做法,最典型的当属爵士和湖人。

    在2008~2009赛季,时任爵士主帅的斯隆就曾把基里连科拿到替补。当然,促成这一变阵的直接原因是爵士的板凳席主力哈普林因伤休战,板凳阵容深受打击。而将基里连科放到板凳席,不仅可以弥补板凳深度的不足,并且基里连科具有很强的串联球队的能力,能够在不占用大量出手机会的情况下来融入比赛节奏。在那个赛季,基里连科代表爵士出战67场,其中57场出任替补,场均可以贡献11.6分。较上个赛季,在出场时间缩减3分钟的情况下,场均得分上涨了0.5分,也算是受到了不错的效果。但对于球队而言,成绩下滑到了西部第八,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