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了 第七章 气运 (第2/3页)
,走进才发现真是经不得细品。
魏夫子目光偶然一撇发现少年看那副字的神情有些古怪,夫子自己的嘴脸也是不自觉地抽了抽,有些尴尬说道:“这两字出自元祖之手,所以细看确实糙了点。”
晋元祖乃本朝开国大帝,一生时间都花在了戎马与修行上,对于文墨功夫生疏了许多,能挥笔赐字已是不易。
王乾一随夫子脚步走进应天大门,玉釉木中的阵法微光一闪,王乾一还有点波动的心情瞬时平静下来,身体上的毛孔舒展,感觉体内无数的污秽之气向外排出。心情平静且身体轻盈。心烦气躁之人难以学书中真言,更难以静心养气。书院大门暗刻阵法附带的小功效则是帮助每个进门之人安神静气。
进门以后是一条林荫道,道路两旁栽满了桃树。只是这桃树有的枝叶茂盛,挂着硕果,有的则是刚刚种下,细枝抽出嫩芽。
“这片道桃林中的桃树皆由书院门人种下,能看破三花境门槛之人皆道境有所小成,可以在这林中寻一地种下属于自己的道桃树。自身道法修为的增长会印证在桃树的成长之上。”魏夫子解释时语气中难得有了羡慕意味,离三花境始终差一步的他也期望能种下自己的道桃,印证自己的道果。
王乾一仔细看向左右两边的桃树,每棵树的枝干上都有明显区别,而挂在枝梢的桃子无论大小,用肉眼看去就能感觉到桃子中有东西在流动。这一切都是种树之人所悟之道的显现。
“三花之上有一个化道境,据说需要修者散去所有修为,以肉身寻天地之道,此境成后,道桃树上的果实才会完全圆满,那时再食下自己种下的道桃,即可突破到临仙只差一脚的境界。”
应天书院建院有数百年,多年来达到三花门槛的人不算最多,也定然不会少。这片桃林两人慢走而行也花了十分钟才走到尽头。
出了桃林就是一片较大且空旷的空地,空地中心有座统制雕像,手持长卷的中年男子,正是应天第一任院长的铜塑。铜像之下有一青石刻成的天书,奇怪的是书页之上没有刻画文字。
魏夫子走到石书前面相王乾一说道:“想入内院者都会经历三考,外院入定为一考,内院门前登天梯为二考,这长文夫子像下的石书就为第三考。”
少年走近石书,看着那略带光滑和反光的表面一头雾水,只得疑惑地询问夫子:“弟子愚钝,不知这一考如何下手。”
夫子一笑回道:“三考很简单,只看你气运?”
“气运?”王乾一睁大了眼睛,没想到修者的考验也能这么儿戏?靠运气?
“古今成大事者有雄略,有壮志,有神技,也有气运。没有气运者,成小事便得尽了全力。修真上没了气运,那更可能枯坐百年无成,最后遗憾化为一捧黄土。”魏夫子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抚石书表面,满脸都是读书人爱书之情。
“这石书乃是应天第一任院长长文夫子建院时所留,虽表面无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