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了 第二章 应龙乱世 (第2/3页)
出现过六人。
青黄不接的现象导致很多昔日名门,包括皇城第一书院的应天书院都正在走向没落。整个长塾仅一名弟子悟得入定,有了一丝走向大道的机会。其他的弟子们就真是来学习四书五经的。
王乾一这次的入定时间比较久,从课上到放学接近有小半个时辰。在古籍中没有提过入定时间长短与天资高低有关的概念,不过走上修行路的人们心知肚明,第一次入定时间越长,就越可能与天地灵气建立更深的联系。
那百年来,出现卓越天资六人中的一人在第一次入定时就整整静坐了三天三夜,周身不断有强大的气机波动环绕。当他入定醒来后更是直接有了“入气”的修为。凭借这份超凡的资质,这人修为扶摇直上,帮助现在的他坐稳了皇城中位置最高的那把龙椅。
入定这事经常来得毫无征兆,就如王乾一这般,只是多日随着夫子一起尝试入定,就在今日突然成功了。这种偶然导致书院和夫子都来不及准备,无法给他更好的入定环境。仅有魏夫子不吝啬自己那三道精气助他一臂之力。
久坐蒲团之上,魏夫子不饿不渴只是静静注视着王乾一的变化。
看了不知多久,魏夫子眉头轻微一皱,一抬头就望见长塾外,自己前面派出去的小仆身后带着一人急匆匆赶来。
小仆身后那男人也是半百年纪,穿着一身深色便服,头上却还戴着上朝时的士冠。这便是刚从朝堂上退下回到家中,官服刚卸了一半就接到书院小仆报信的王鸿儒。
鸿儒出身清贫,自幼却是书虫的命,阅卷无数。整个朝堂论博学之识无人能与其比肩。可惜,这类鸿儒之士多少读书把整个人读进书袋子里去了,沾了不少迂腐气。有才能不过混了一个太学祭酒,费劲一生才学与心思去管天下的书呆子们。
言行迂腐的鸿儒对子嗣的成长也重视到了严苛的地步。王乾一的每一个时辰都被人填满了安排,从最基础的诗词歌赋,到山海注释,再到帝王列传,只要书上有的都得学会。
当然,鸿儒为人迂腐,脑子依然是读书人中的上乘之选,他可不希望自家再出第二个王祭酒,要想家族能更上层楼,那就得登青云梯。只要王乾一能有幸走上修真一途,日后有幸得一方大派或者当今陛下之赏识,那就足以庇荫王家百年有余。
得到书院小仆的报信后,王鸿儒自然顾不及沐浴更衣完毕就急忙赶来,王乾一能入定成功,那他的家族百年大计就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这个关键的时刻,他要自己盯着。
鸿儒在外走得急促,要到长塾时看见堂内静坐的两人倒是突然慢步下来。这变化弄得前面的小仆有些猝不及防,脚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王大人,夫子他们就在里面,小的就先退下了。”小仆被鸿儒一路催着赶回来累得心力交瘁,自然不愿再去长塾内侯着。
王鸿儒应允一声,缓步走到长塾门前,脱下鞋子,小心翼翼迈入堂内。屋外高温,来得又急,再加上士冠繁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