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15章 中国的依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15章 中国的依仗 (第2/3页)

运作的产业基金,在去年完成向海外行省近70个资源类项目投资后,基金规模依然获得了环球资源财团的净流入增长,如今资产规模已经达到秦铠都难以想象的近5亿元,相比建立之初的基金规模扩大的近一倍.

    在报告了一连串好消息后.唐绍仪自然不忘记迅速把点好的钱袋子搂回来,他向秦铠递交了一份1902年一季度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其中甚至包括建设在长江,黄河上建造四座大桥的宏伟设想.

    秦铠对于财政部依照内阁议案的拨款并没有任何意见.除了有限的军费和政府开支外,几乎所有的国税收益都投入到煤铁复合体,基建,工商,农业,教育,医疗领域,而这其中,秦凯唯一特别提到的,就是追加一块汽车产业的重工投资.

    出乎意料的是,负责产业资金的徐建寅向秦铠提出了一个关于巨额产业基金运作的设想,作为工业部总长,他肩负的责任已经实在不轻,还要参与这大笔产业基金的运作.已经到了有心无力的地步,所以.他非常直接的建议卸任这一工作.

    这一要求被秦铠暂时压下,不过也当面允诺.将会就这一情况进行讨论,建国之初,这么一大笔几乎都来自于南洋体系的资本,当时若直接并入国家财政,多少有些不合时宜,而且,秦铠早就考虑到之后有大笔的研发经费可能仍需由自己秘密支持,所以最终选择了这种介乎公私之间的基金模式.

    但随着三届政府的选举,复兴党已经毫无悬疑的成为了国内第一大政党,秦铠确实需要考虑如今南洋系和国资系有些理不清楚的关系,而他显然远比任何要清楚,所谓的国营产业的弊端,但他也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国家兴盛关键时刻,自己仍需要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力来为国家构建一个无以伦比的工业体系.

    植根于南洋工业体系的国内产业,在短期内依旧无法摆脱来自南洋工业体系的影响力,但是,庞大国内劳动力和已成燎原之势的工业规模,正是自己能依靠挑战未来的根基!

    4月16日,就在内阁特别会议刚刚达成新年度的产业计划,总理府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提高民营工商银行,上海产业银行等4家民营银行的资本授信额度,18日,国会就通过了包括《公司注册法案》在内的6项促进产业的新法案.

    5月7日,就在国内各省公司注册热火朝天之时,北京却抛出了刚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