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29章 主炮的新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29章 主炮的新时代 (第2/3页)

亲自点烟……不过,这根烟显然并不是那么好抽的!

    “青山,炮术实战演习有没有什么难处?”时值还在过年时分,虽然有秦大总理坐镇,室内气氛倒也是融洽的很,但秦铠显然并非来北方舰队开新春联欢的。

    唐青山刚吐了个烟圈,立刻举着夹着香烟的右手行了个军礼,“总理,汉级战列舰之前已经完成了5次试航、15次海上炮术弹道射击检测,此外,陆基火炮弹道测试已经获得了成功,13.5寸口径、42倍径主炮,有效射程15000米,基本符合海军的需求!”

    南洋重工大口径火炮上的攻坚战已经持续了数年,目的就是为未来的海上巨舰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猛烈火力,整个国舰队,目前装备的最大口径的是马尾火炮厂为大禹号生产的305mm、40倍径重炮,单炮重就达到50吨。

    尽管秦铠为马尾火炮厂率先引入了套筒式加工工艺和英式紧固技术,不过,在这种跨越工程学、材料学、重化工产业的技术上,这时代缺乏的是指标性测量技术,能不能生产出大口径火炮,能生产出多大倍径的火炮,涉及到的可不仅仅是火炮厂的生产能力。

    越大口径的主炮,就能在最短时间向敌人投射更大吨位的炮弹,这一点显然早已由秦铠灌输给了每一个国海军的将领们……但是,炮膛口径的每一寸增加,都意味着发射药量几何级别的递增,对于炮管钢材的要求更是惊人的递增。

    也就是在两年前,随着南洋重工高达30米的2500吨水压机落成,这座由最大构建达30吨的巨型机器,终于为火炮工业带来的超越瓶颈的契机,13.5寸的巨炮终于横空出世,而经过整整两年的不断试验,真正量产的海军舰炮终于搬上了北方舰队的武器平台。

    当然,汉级战列舰装备的13.5寸主炮也并非没有遗憾,由于钢材品质上的瑕疵,最初生产的一门45倍径样炮,在经过50次的试射后导致爆膛的严重后果,这门主炮采用的是最为成熟的双层套筒技术,同时,还对炮膛关键部位进行了精密的铁丝紧固处理,但这一处理虽然强化了径向强度,但炮膛的纵向强度,却未能达到预期!

    最终,马尾火炮厂谨慎的将97型舰炮确定在13.5寸、42倍径的范围内……即便如此,97舰炮的单座重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70吨,更惊人的是炮弹的重量直接由305mm主炮的350公斤,一下提升到13.5寸每发630公斤,出膛也达到800米/秒的满意初速,这一巨大的工业成果,获得了秦铠颁发的当年度国家军事工业特别嘉奖。

    秦铠此番来到北方舰队,也正是为了观摩自己创建北方舰队所取得成果,这支隐藏在北方腹地的舰队所掌控的,正是国海上力量的未来!

    他可无意在如今欧洲风起云涌的军备竞赛插上一腿,但是,也绝不代表国海军将停滞不前,对于深谙海权对国家利益重要性的他,可从未想过要给太平洋彼岸、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