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38章 比火炮更困难的技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38章 比火炮更困难的技术 (第2/3页)

定远、镇远无疑是技术上的典范,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毕竟这时代最强大的工业典范,显然还不是海军刚刚崛起的德意志帝国,而定远、镇远采用的三胀蒸汽机和双轴驱动系统,采用强通风和增压技术时,仅能维持最多一个小时的高速机动。

    这一点而言,南洋重工生产的蒸汽轮机已经拥有了极其超前的技术优势,激烈对抗的海战,速度无疑是制胜因素极其重要的一个,而在巨岛事件海军曝露出来的齿轮传动上的技术短板,在数个攻关小组的协力研究下,极其高效的取得了突破……这一技术,当年获得了秦铠亲自授予的重工业领域体系内一等奖的荣誉。.

    要知道,在南洋体系高速发展的近8年间,整个体系内的技术创新每年多达上千项,向商务部申请的技术专利已经突破了三万项,但是,8年间取得一等奖荣誉的不过四项,这一小小齿轮技术上的进步,尽让获得了这么高的评价,当年可以说是让体系内的工程师们大吃一惊的。

    事实上,齿轮的研究完全可以创造一门专业的学科,而南洋重工和马尾实验室参与研究的工程师们,都是从最原始的人字齿轮、二级减速的齿轮传动系统研发的,而秦铠提供的的字资料将大型高速齿轮装置涉及的渐开线、螺旋面等关键要素进行了说明,但是,从字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机器,这其投入了上百位各类专业人才的全力协作。

    除了第一代传动系统是高级技术师使用铣床完成高精度零件制作外,第二机床厂的高级技师李和星创造性的发明了由铣床改造成专门生产齿轮的简易滚齿机,这位徐国方的得意弟,通过这一创意获得机床专业工程师的认证,而这一创意在南洋重工体系内引发了一场万能通用机床和专用简易机床的大讨论。

    而这一讨论通过徐国方的公转送秦铠之手后,出乎意料的获得了这位秦总长少有的批示和嘉奖,机床工业作为工业体系最关键的技术和基础产业,经历着从专用到通用,再由通用到专用的不断变化,这一点,对于秦铠而言,他自然是了解的很。

    通用机床可以说是机床产业的根本,南洋体系下的第一、第二机床厂,尽管每年已经能为旗下各类加工厂提供通用机床三千余台,但是,这数年间,秦铠还在不断从德国、英国、美国进口各型通用机床,这其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种啥都能干、但是干啥都要手艺的万能通用机床,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效率。

    要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机床和掌握技术的熟练技术工人,当然,以南洋体系仅仅算刚迈入工业化门槛的产能,以及国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即便现在能用的人力资源范围还有限,但也已经是一个惊人的人口基数。

    要知道,这时代整个欧洲不过3亿人口,而国的人口已经突破4亿,当然,人口并不等于技术工人的数量,但光是以广东、福建等地的技术工人资源,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工业化大发展的技术储备门槛。

    秦铠在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