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产业的小问题 (第2/3页)
甚至是放弃了很大部分的利益。这难道有什么特殊原因嘛?”
秦铠早就料到施莱尔会有这么一问。从表面来看,这些合资意向上,德国人是赚了不少便宜,不过。这确实目前国内产业呢……更直接的说法是,南洋工业体系的一个短板,南洋体系这些年培养出的大批合格工人,无一例外绝大多数都进入了南洋重工的产业体系。.
而目前整个南洋工业体系,整体上来说。看起来还是比较均衡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并重,重工业方面以军工为龙头,现在带动了整个钢铁产业,借助铁路产业的浪潮,可谓是发展迅猛,而轻工业方面,秦铠的对策是市场选择机制,南洋体系除了控制了利润丰厚的成衣产业和烟草产业外。其他如粮食加工、榨油、罐头等产业,都是全面放开,借助马尾海运和铁路货运的控制力,轻松的影响着这些产业。
问题是,整个工业体系的间部分。也就是秦铠这次和德国合资,也准备部分开放给英国人的产业链,一是受产业工人的制约、二是没有技术上的支持,以秦铠光脑所具备的技术。这些产业都不难拓展,问题是。南洋重工的机床厂的产能已经无法继续为需要庞大产业机器的这些间产业提供支持。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提出了这个方案,几年时间,足够为两广培养出一大批层产业的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作,到时候,这种并不复杂的产业链,很快就会在市场的引导下迅猛发展,到时候这样的好处,远超耗费一些资源换取德国、英国技术上的培养。
当然,秦铠可不会这么直白的告诉施莱尔,“亲爱的施莱尔,对我而言,我需要更大的精力关注与军队的建设,所以,这些产业的发展,我更信赖与市场经济的推动,而与德意志帝国的合作,现在染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施莱尔听到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