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80章 关税之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680章 关税之争 (第1/3页)

    《英草约》事实上还不成为约束双方的外交协定,按照流程,这条约要经过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国内阁总理李堂签署后才能真正生效,不过,条约内容被堂而皇之的刊登在报纸上,这还是让李堂有些不满,不过考虑到现在北京城的状况,条约内容泄露也是迟早的事情,他倒也没有追究的意思。

    而且,从刊登和转载的报刊来看,自己的老对头翁同龢的清流一党那是脱不了干系,至于军政部的那位,也是大有疑问,不过,他和杨士骧、薛福成私下商议,倒也觉得如此开诚布公,倒也未必是坏事,与其签约后被现在越来越丰富的媒体声讨,不如把众人都拉上船。

    当天,内阁就召开了三巨头的碰头会,而各省督抚、或者他们的代表都出席了会议,负责这次外交谈判的伍廷芳和陈季同一同报告和解释了《英草约》的条款。

    相比最初方的意愿,希望英国方面主动、尽快的禁止鸦片贸易,经过谈判后,巴夏礼显然并不同意,只愿意在协商的基础上逐年减少对话鸦片贸易数量,具体的是在十年内,将对话鸦片贸易额降低到现在的三成。

    而对于方提出的海关税务司以及关税问题,巴夏礼态度极其强硬,与前清政府签订的条约约定的5%关税,英国方面不同意进行任何形式的加税。

    而这时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欧洲各国普遍都实行了严格的关税壁垒,就连新兴工业体美国也是如此操作以保护国内工业,而德意志帝国就因为在过去四年间实行了远比其他欧洲国家更为严苛的关税壁垒,从而有效的缓冲了第十三次经济危机对德国工业的影响,至于英国,英国佬一直来就对国最大一宗贸易——茶,征收了百分之三百的关税。

    在这个问题上,立刻引发了内阁的较大的冲突,李堂显然也认识到5%的关税显然太低了。不过考虑到与英国的贸易关系,很大程度上维系了国家对外贸易的稳定性,加上海关税务司事实上每年收取的关税总额已经突破了3000万两关平银,一旦提高关税,洋商进口的意愿降低,也会影响国内商品的出口,现在,这并无助于新政府的过渡。

    而对于李堂的观点。翁同龢显然是完全不赞同的,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搞来的资料,老翁罗列了一整套欧洲各国关税的情况,英国的平均海关税超过20%,法国、俄国为25%,而德意志帝国更是离谱的40%以上。至于奥匈、意大利等也维系在20%左右。

    李堂在这方面显然也是做了功课的,毕竟伍廷芳作为这时代著名的法学家,对于欧洲的情况也有足够的了解途径,他立刻反击翁同龢的观点,“翁大人。欧洲国家都已经完成了所谓的工业革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