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5章 不同的新政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65章 不同的新政之路 (第2/3页)

成在山东择一地试行他们提议源自于南洋体系的官办企业,这也算是一种平衡之术吧。

    而与英国人之间的分歧,很快就被李堂转交刚刚成立的外交部曾纪泽处处置,很显然,这可不仅仅是与列强英国之间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欧洲和美国这些列强在华利益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早,曾纪泽就出现在军政部,执勤的军官自然认识这位大员,秦铠早就有吩咐。这位大佬来了,尽管先引到里面,而与他同来的,执勤的军官不认识,好在正好亲兵队长洪海路过,他是认识的。这位是李堂的重要幕僚之一、新任山东巡抚薛福成。

    曾纪泽这段时间可谓是万分用心,他父亲曾国藩一手拯救了这个岌岌可危的旧王朝,却落的个一生战战兢兢、处心积虑对付朝堂亲贵的猜忌,成为大清头号权臣之后却不得不采取告病归隐、民则保身的做法,现在在自己手上,终于获得了重新让国家恢复他父亲所希望的兴强国的机会。

    所以在新政府成立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他就抛出了这份反映这时代士大夫呐喊声的《国先睡后醒论》,而这件事情,他也再次为秦铠所展现出来的惊人能力所震动,对于这位秦烈风,他一直来都认为他是个能臣干将,没想到这位竟然对于发动民众、掌握民心有着如此的见识和能耐。

    短短数日之内,他曾纪泽的声望可谓是如日天,而他执掌的外交部也第一次让世人所知晓和认可,对于他来掌管这新政府对外的重要部门,无疑是南洋、北洋,乃至于淮军、清流多方博弈的结果,而这一次,他的表现,再一次证明了这个选择的正确性。

    不少曾门故人都纷纷来信支持他的所作所为,更是在各家报纸上撰稿声援,在京“曾门四弟”之一的薛福成也是亲自登门向与他秉烛夜谈,展望这新政府的未来发展。

    两人对于强兵、富国之说都是感同身受,薛福成当时就托他向秦铠传话,希望在他所关系的山东之地开新政之时加以援手,他现在也是一省的民政长官,自然知道这开新政的困难,这目前最大的难处自然是银的问题。

    事实上还有其他更复杂的问题,薛福成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这山东之地可是原地带,关系盘根错节,这其的利益牵扯实在太复杂。

    曾纪泽和薛福成都是官场老手,岂会想象不到在这种局面下推行新政的阻力,地方上的阻力若是来自于外部的势力,比如满清遗老遗少,那倒是不难处理,现在的小皇帝也是奄奄一息,这在高层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小皇帝一旦死了,这君主立宪的根本就动摇了,到时候怎么走,那可就得看这宪法和宪政的制定了。

    但若是阻力来自于淮军体系内部,两人都明白一点,堂大人要庇护的这上上下下遍布全国的淮军班,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搞新政,小打小闹那是可以的,若是搞得体系内伤筋动骨的,那也绝对不是堂大人想看到的。

    两人在洪海的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