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战后大分赃 (第2/3页)
八旗的官缺由自然必须由满人来担任,汉人是绝无可能的,而汉缺的官职,满人则理所当然的依然可以担任。
涉及禁军、皇族、理藩院、钱粮军火等重要职务的官缺均为满、**占,汉人根本不能染指,这就从制度上将占全国人数绝大多数的汉人排斥在最高权力的枢之外。历史上,除了范程和宁完我这两个老牌汉奸曾今短暂进入过枢外,再无汉人进入过枢。
雍正朝后设立的军机处沿用至今,军机大臣历来都是满族亲贵担任,汉人根本没有机会涉足,不过,满族亲贵大臣的能力实在有限,这军机处则另设立没有实权的内阁,以汉人官充当,至于朝堂上的部,都设有满族、汉族两个尚书,满尚书是正,汉尚书为副。
唯一不限满汉的地方督抚,在康熙、乾隆乃至咸丰年间,汉人高官十不足一二,现在局面倒是有些颠倒,除了东三省总督和四川总督外,9大总督倒是有7个是汉族高官,这也是这次力挺小皇帝亲政时,秦铠能联络达成临时同盟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种局面仅仅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洪杨之乱和捻军之乱汉族重臣起到了满足亲贵完全无法发挥的作用,地方汉族督抚,几乎都是起于军功,而就是原本的历史上,很快,地方督抚的权力又再次悉数落入满足亲贵之手。
下面三人听到周瑞东提出的要求后,也是一脸的惊咋模样,这秦大总督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这要把满族亲贵从枢里踢出去,大清两百多年,谁敢这么说过!这跟昨天被灭掉的逆党几乎可以同罪论处……完完全全够得上谋逆的罪名!
三人当,宝廷可是正儿八经的黄带出身,不过他倒是算不得那种得势的亲贵,祖上的勋爵早没了,而且他也是两榜进士及第的正牌读书人,对于这满汉之分的弊端那也是心知肚明,现在这局面,若是还任用亲贵把持枢……这北京城看起来还得乱上一场!
宝廷倒是第一个表示认同周瑞东这观点,这帝国的枢应该要好好的调整一番!亲贵把持的枢,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坏事!他这一开口,翁同龢、廷式自然毫无意见。
翁同龢身为户部尚书,其实他的官职全称是“户部汉尚书”,尚有个户部满尚书熙敬,一切重大事情,都还是这个满尚书说了算,这个秦烈风要接着这次的时机,动一动这朝堂上的权力布局,对他而言,看起来只会是一件好事……当然,一切都要跟秦铠仔细谈清楚才行!
这一次拜访一坐就是整整大半天,翁同龢离开提督府之后,京城里立刻传遍了小道消息——皇上要实行新政啦……秦铠此时此刻自然不知道周瑞东和翁同龢扯皮的细节,他正在全身心的投入到另外一件大事情当,当北京城战况传来之时,战事的结局多少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八旗军的糜烂程度远超他的想象,这倒也让他暂时把注意力从军事上转移到政治上来。
战争永远是政治的延续,对于战争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