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0章 大炮下的条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60章 大炮下的条约 (第2/3页)

工厂,获得可观的收益,秦铠则在暗地偷笑,大批熟练工人不费吹灰之力就纳入掌控。

    盛宣怀对于这完全脱手的经营模式十分热衷,有自家掌柜一通控制资金,根本不担心利益受到损害,而自己根本无需花费太多精力,就能获得一半的收益,所以甚至提议再由双方再按这个模式投产一座铁厂,不过被唐廷枢婉拒。

    技术工人无疑是最大的瓶颈,南洋重工正在大幅度扩张,虽然有南洋技术学校、技术学院培训后备力量,但是成为真正优秀的技术工人,依旧需要漫长的学习和实践,所以双方约定,在这家命名为“上海钢铁厂”的合营铁厂收回投资后,再考虑扩张。

    而周馥在秦铠从日本使馆回来后,更是单独来见了秦铠,李堂唯一担心的问题,其实还是老问题铺开铁路建设在朝堂上阻力,这一点,秦铠笑而不语,只是告诉他已经在京师谋划了到时候还要请堂大人附议。

    伊藤博原本预备在上午与周馥重开双方关于朝鲜问题的谈判,但是突入起来的俄国战败消息,让他立刻联想到昨日那位年轻总督所展示妁那些工业成就后面的东西,与大英帝国同为世界一等列强俄罗斯帝国陆军竟然也失败了。

    而大山岩立刻联想到前些时候对外务部对俄国人示警的事情,虽然这方面没有获得相关的消息,很显然,俄国人承认失败必定是全方位的战败,光是陆地战争失去几个城市,对于一个横跨欧陆的超级帝国根本伤不了筋骨,从可以推断出,俄国起码是暂时丧失了任何反攻的能力,才被迫签署了这个条约。

    依照这个推断,俄国海参威港完全可能被南洋水师的舰队摧毁,若是这样规模的反击针对日本的话环绕日本的所有港口显然都无法抵抗对方的进攻,伊藤立刻决定,必须、也不得不尽快达成与清国方面的和平协议为帝国争取足够的发展和军备时间。

    正好,驻华公使森有礼已经赶到天津卫,因为,伊藤决定改变谈判策略,一改之前咄咄逼人的态势,由与尊堂关系不错的森有礼公使亲自出面拜访,借机敲定谈判底线。

    而直隶总督府内,《俄外东北备忘录》的签署一样为李堂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正在和周馥商议如何降低日本人要求之时,外面来报日本公式森有礼拜会。

    见面之后李堂岂会不知日本人的来意,不过这也是自己所求,所以静等森有礼发问,果然,森有礼向他转述了伊藤博的意见,为了两国和平和友谊日本方面希望了解堂大人可以接受那几条提议,尽快达成和平条约。

    周馥立刻表示,国方面对于日方提出的三条要求全部都不接受,对于日本方面的抗议,朝廷已经派遣大员赴朝鲜进行调查,不过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申甲朝鲜之乱起因全在于日本公使竹添进一郎,希望日本方面严惩相关人员。

    森有礼是国通,常李堂有研讨国学、探讨西方政体,所以也颇得李堂看重,今天见他来询问,李堂便问了一句,“森有礼公使,贵国是否希望尽快达成协议?”

    森有礼自然明白这是李堂试探的话,考虑到日本所处的局面,尽快结束谈判,获得一部分利益也好过毫无疑义、旷日持久的争辩,所以他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作为一种政治妥协,他非常明确的告诉李堂,日本方面在朝鲜的利益不能因为申甲事件受到边缘化,而国在朝鲜的势力,也不能因为申甲事件进一步扩大。

    双方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后,谈判的进展显然就容易得多了,秦铠拜访日本使馆的事情他自然也是知晓的,己方目前有两支舰队活跃在日本海附近,对此,他岂会不明白其的优势,唯一的问题就是怕日本人死抱着这事情不肯罢休,毕竟快速解决朝鲜争端才是宫里面的意思,至于在朝鲜的利益反倒成了其次的……

    李堂考虑再三后,提出了国方面可以接受的和平议案,日本方面要求清军撤军之事,历史在这里发生了小小的改变,因为军力上的巨大优势,李堂不容置疑的要求维持现状,不过,对于日本方面,也允许派驻一营不超过500人的军队驻防日本使馆区,防止这次使馆区被焚毁的事件再次发生(原本就是日本人自己烧的)。

    而惩办打伤日军的清**官,赔偿日本侨民损失,李堂最终只同意由朝鲜政府按每人50两白银的支付侨民损失,而日本军队的损失完全是竹添进一郎的责任。

    森有礼得到明确答复后,立刻回报伊藤博,次日,双方正式谈判,席间依旧因为日侨损失问题,伊藤博一定要方进行赔偿,谈判依旧不欢而散,而后,伊藤博让森有礼带信给李堂,扬言若不进行赔偿,将退出和谈。

    李堂愤然回信“朝鲜事,国并未办错,其错处全在竹添,若因此决裂我惟预备打仗耳!”当夜,即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