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怕死不当兵 (第2/3页)
在大清的商场上已经绝对是一股巨大的势力
秦铠略一考虑,便笑着说道,“何兄,那防城县成衣产业的模式,在这卷烟业里也可是借鉴一番”
何兴琢磨了一下,立刻明白了,“秦兄弟,你这点真是绝了,现在那些仿制卷烟并没有商标,你看是不是我们也另外创造几个品牌,那样容易占领卷烟的低端市场,而华牌香烟则占领高端市场”
“何兄,就按你的主意办,另外……销往美国、德国、英国的卷烟,也要建立当地的品牌,由我们的卷烟厂加工,通过我们的全资公司销售往当地这品牌嘛……美国方面就叫MARLBORO万宝路,德国方面的就叫Springer春泉,英国嘛……就叫555”
秦铠的恶趣,显然让何兴大感这位秦兄弟的思路还真是海阔天空,认真记下后,开始盘算起这下要起码要在建5家卷烟厂才能满足这全系列各种档次的卷烟生产,这下可又有的事情做了
“秦兄弟,我们的造纸厂上个月已经完成的扩建完成,前三个月的成衣收益乎我的想象,批量销往日本的成衣,尽管我们的价格开的不高,不过刨除运费、成本外,还有四成多的利润,加上国内各口岸的销售,最近一个月的收益已经达到30万两,而且涨幅很快,我想很快成衣就会取代那些裁缝店的产品”
对大工业带来的对手工业的冲击,秦铠也曾经静下心来仔细考虑过,这毕竟是不可避免的阵痛,就以成衣业来说,在很短时间内,各个口岸的手工制衣行当会大幅度缩水,其只有很少的一些最终能生存下啦
不过在目前情况下,这还轮不到他来考虑,比这些事情重要的是,做大做强马尾船政的产业,虽然目前马尾赚钱的产业链还停留在纺织、制衣和相关的机械、化工产业,但是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在这些劳动密集型工厂,却创造了惊人的产业价值和为重要的大批熟练使用机器的工人
而秦铠正在默默的等待着开创马尾兴产业链时刻的到来,大批高级技术工和工程师正在工厂的各个研发小组和马尾实验室的专题小组努力工作着,不过这次回来,负责化工的陈桐浦却没有来,徐国方来的时候,告诉秦铠,陈桐浦这段时间带着研发小组整天泡在实验室参与煤焦油提炼实验
秦铠并没有打算去催促的意思,尽管自己在收集了不少煤焦化产业资料提供,而且让陈桐浦秘密制造了一批煤焦化催化剂,这可是利用他那个时代技术方案制作的,能大大的提高煤焦油的干馏度和芳烃及杂环有机物的合成率
他又问了问李东来陆续从上海接来的留美学童的事情,这批人手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全部92人有25人直接通过考核进入了马尾船政的高等技术学堂学习,另外31有美国大学学习经历的学童,依照他们的意愿直接进入马尾相关的岗位实习后,现在基本上都在各自的岗位表现很突出,剩余的三十几个年纪尚小的学童,现在都在马尾初等学堂学习
张简那边带来的筹备很长时间的军校的事宜,经过丁日昌审定后,已经开始在学堂和船政内部招生,军校倒是没叫马尾军校,因为秦铠怎么都觉得这名字太土了,最后议定名字为“南洋军校”
他考虑到是第一次招生,所以计划第一批的学员数量并不多,只有40名,教官人选已经有了,由秦铠为校长,许寿山担任总教官,而具体的军事课程的传授是施莱尔从德国聘请的德国教官三人,训练则由许寿山推荐的学生兵出生的王志担任
这样,军校的架算是搭起来了,张简来问的是关于这军校生的待遇问题,毕竟这考进军校的第一批学员基本都是船政里的人,其还有两个留美学童,其他都是南洋水师、保安团里出来的,原本待遇不低
这一点上,秦铠丝毫没有迟疑,他把护**现行的《训练纪要》和《军官、士兵管理规定》拿出来交给张简,“季直兄,进了军校,就是军人,咱们这南洋军校日后可是要广招学员的,这既然立志当兵,就要做好马革裹尸、为国捐躯的打算,当兵就别怕死,怕死不当兵,想升官发财的,南洋水师一概不收”
张简听到秦铠的回答,点头笑道:“烈风,我就是等你这句话,那我明白了,这就去安排招录第一批学员的事情”
恭亲王奕这些时候日多少有些不舒坦,法国人的事情让他如坐针毡现在他可是位高权重,他架起来的权力班可谓是精英云集,武英殿大学士宝鋆、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工部尚书翁同龢,不是清流一派的元老,就是朝不倒翁的典范,这朝堂上的话语权可都被自己捏着呢
由他掌控的大清国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