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43章 百万吨战列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43章 百万吨战列舰 (第2/3页)

几乎不存在资金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如何用好钱而已。

    周瑞东自然不会让议题偏离今天的方向,他立刻开口终止了两人关于拨款的讨论,“徐总长,工业部那边的产能调查应该已经完成了吧,我希望确认的,不是关于军备投资的资金问题,而是工业产能,我们将迎来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国家的未来将是我们今后数年间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徐建寅立刻停下了之前的话题,他从身后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厚厚的报告,“总理,陆军方面新型装甲炮车已经完成60mm和40mm两型定型,由江南重工和北方重工各自的机车厂进行规模化生产,目前产能是每月两型各30辆,一年后如果新工厂投产,战时产能每月至少150辆,此外,北海、马尾两家也在运营新的机车厂参与竞争。”

    “海军呢?这可是秦主席最关心的!”周瑞东对于陆军武备的建造完全没有担心过,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崛起,不到10年时间里,中国产的汽车不但在国内销量激增,更是在欧洲、美国获得了大量订单,如今汽车厂可不止南洋重工一家,四大重工率先发力,最终演变为国内多达数十家民营汽车及配套工厂参与的整车和零配件的大竞争。

    按照秦铠的布局,军工企业如今仍列入未开放的产业范围之内,不过,随着国内加工业的突飞猛进,国资军工企业已经开始大量采购来自民营工厂的部件,除了大大节约了工厂人力外,更重要的是,对于标准化零件的竞争性供应体系已然建立。

    不过,相比陆军武备的竞争,海军方面的竞争就平淡的多了,无畏舰时代的来临,就直接意味着,除了超大型的重工造船厂外,其他工厂根本无力跨过这一巨大的工业门槛……即便是在温州、广州、天津的数十家民营造船厂的崛起,虽然这些工厂也拥有建造万吨的巡洋舰、甚至是两万吨的货轮的能力,却完全没有能力建造无畏舰。

    纸面上大舰队的炼成,绝对是一项超级工业工程,大型和超大型重工机械,完全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民营工厂能承受的投资,更别提三万吨和四万吨以上的超大型干船坞,巨额的投资和不确定性的订单。除非工厂董事会发疯了。否则肯定不会允许将大笔的资金来投入到这种巨型、且有可能无回报的建设中去。

    不过。来自工业部的报告,还是给出了让人惊喜的消息……

    “总理,马尾、北海、江南、北方四大重工所辖造船厂到年底之前能投入开工的3万吨级干船坞8座、4万吨级干船坞4座,江南、北方两大造船厂到明年末还能新增3座4万吨级干船坞,9月前为的德国远东舰队建造的两艘25000吨级战巡交付后,还能多出两座干船坞!所以,我唯一担心的是资金问题!”

    12座大型干船坞,这其中的投资毫无疑问是惊人的。而且在过去数年间内,事实上各个重工能够承接的新战舰建造任务十分有限,更多的是外销战舰订单和新型超大散货轮,不过得益于各大重工巨型煤铁复合体的收益以及重工也积累的经验,才能维系这种程度的产能空置。

    不过,正是这样空前规模的重工业积累,使得秦铠以及北京政府拥有了强大的自信心,周瑞东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意味着一旦军政部的军备方案落地,四大重工将足以应付最极端的造舰计划。唯一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