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十四年雪 第九十一章 天地君亲师还有粮食 (第2/3页)
。
只是心中想着,那些二世祖们聚在一起到底想出了什么了不得的计划,能把一向淡然冷静的世子殿下气成这个模样。
走出了小巷与长街,走进了那条烟花长路。
然后在最中间最高大的一个建筑门口停了下来。
上面挂着一个牌子,龙飞凤舞三个大字。
春来居。
李休的眼角忍不住抽出了一些。
这三个字仍旧是出自子非的手笔。
这家伙还是那副性子,哪怕是来到了小南桥也免不了要寻欢作乐。
所以说世上总是不太公平的,那样的人都能横压一代,而他李休出淤泥而不染竟然要自降身份来这里教训几个二世祖。
不过仔细想想这还挺有意思的。
“这位公子里面请。”
四人在这里站了一会儿,里面有眼力价的老妈子立刻便钻了出来,那抹了红紫色胭脂的眼睛在几人身上打量了一番,然后便拉起来李休的胳膊朝里面拽去。
她做这一行也有几十年了,别的暂且不说,单说这份眼力便不同寻常。
一眼就看出了几人当中是以李休为首。
“听说春来居喜欢将客人分成三流九等,然后介绍不同价位的姑娘和待遇。”
几人走了进去,李休打量了一眼里面的内饰。
极尽桃红和粉色。
看一眼便觉得六宫粉黛无颜色,此处佳人胜佳人。
听到李休的话,那老鸨点了点头。
春来居能在这小南桥做大,凭借的除了背后的人脉自然还有其独特的经营模式。
每个人都想上一等,想要上就要来的多。
“听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从九等开始的?”
李休又问道。
老鸨点了点头,道:“那是自然,但凡有生客进门,妈妈我呀都会给他一个评价,这就是最初三六九等。”
“那你可有分错的时候,有的人家财万贯,却偏偏喜欢穿着粗布麻衣,若是你不小心给人家分了个九等,可不就与白花花的银两失之交臂了吗?”
听到这里,那老鸨得意的笑了笑,那双眼睛亮的吓人:“这位公子有所不知,我在这一行做了也有几十年了,别的不敢妄谈,眼色还是有几分的,便是那家财万贯的人穿着乞丐装进来,我也能给他定个中五等。”
李休看着她,然后张开双臂转了一圈,问道:“那你看我应该定个几等?”
李休这时候的卖相算不上好,那身染血的衣服还不曾换下去,整个人看上去有些邋遢,只有那张脸干净明亮,似乎永远都是那般完美无瑕。
老鸨在他的身上上下打量着,片刻后笑道:“公子是生客,虽然打扮狼狈但气质却是藏都藏不住的,我这春来居将客人分为上中下三等,七八九为下等,四五六为中等。”
“以我观之,公子可为上等。”
听到这话,红袖忍不住抿嘴笑了一声。
这哪里还需要看?
是明摆着的事情,就凭李休那张脸,身侧还有她和杨不定跟随。
看上去就像是侍女和侍卫跟着少爷出去闲逛一般。
更别提身后还有一个穿着盔甲的唐军虎视眈眈的站在那里。
这般阵仗,便是瞎子来此也会给个上三等出来。
李休却不在意,而是接着问道:“那不知我是上三等中的哪一等呢?”
这话问出,那老鸨的面色终于是严肃了许多,片刻后方才开口道:“公子当为一等。”
这下子反倒是轮到李休惊讶了,便问道:“一等?你可不要说些好话糊弄人。”
那老鸨摇了摇头,然后冲着他行了一礼,沉声道:“既然是是世子殿下,自当是一等无疑。”
她的动作很大,声音也不小,春来居来来往往的人也有很多。
于是大厅内的男男女女都是侧目看了过来,然后楞了一下,接着全部从袖中拿出了一张画像,仔细的看了看。
紧接着齐刷刷的行了一礼。
春来居内响起了整齐划一的世子殿下呼声。
于是李休跟着沉默下来。
在大唐,北地与小南桥这两个生死关最尊重的除了皇帝陛下之外,便是李来之。
无论是院长还是国师都要排在后面。
李来之战死那一日,整个大唐数千座城池,人人穿白衣。
所以李休终究是截然不同的那个人。
他肩负着无数人的厚望和爱戴。
PS:二合一其实大道至简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很多东西。
比如在落仙桥上薛红衣简简单单劈出的那一刀,比如老乔抖了抖青衣随风而上。
比如眼前这碗葱煎蛋面。
他本就很长时间没有吃东西,又经历了一场很惨烈的厮杀。
此刻肚子早就饿得咕咕直叫,哪里还经得住这般诱惑?
当下便低下头大快朵颐起来。
这不是大碗,一碗面自然是吃不饱的。
李休放下筷子冲着里面大喊了一声再来一碗老样子。
然后用袖子胡乱的抹了抹嘴巴,心中踏实了很多。
红袖胃口小,吃起东西来也很是斯文,所以吃得很慢,一碗汤面还剩下一半还多一些。
那名军士有些坐立不安,一碗肯定是不够他吃的,但能怎么办?
难道他还能像世子殿下那般冲着里面再喊一声老样子?
所以只能尽量吃的慢一些,面汤喝得多一些。
“这面的确还不错,但距离很不错似乎还差上一些。”
李休看着杨不定,认真道。
天地君亲师,其次便是粮食。
而他又是一个很爱吃的人,所以当然值得认真。
也正是这一眼望去,他才发现杨不定的碗要比他的大很多,足足大了三圈,估摸着一碗顶四碗。
于是他又道:“你的似乎和我的有些区别。”
杨不定没有看他,自顾自的低头吃着,边吃边道:“面是一样的面,做面的人也是一样的人,有什么区别?”
“碗有区别。”
李休道。
杨不定抬眼瞧了瞧:“两个碗都是出自城南李家铺子,虽然不是上好的瓷器,但却是一样的。”
这是很好的解释。
李休端起碗在碗底瞧了瞧,城南老李四个小字刻在上面。
他把碗放在桌子上,碗底碰到桌面发出啪的一声。
杨不定吃面的动作一顿。
那名军士身子轻轻一颤。
“我说我杀人不眨眼,你问我眼睛干不干?”
杨不定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我是常客,饭量大些,一碗接着一碗的做面很麻烦,所以干脆用个大碗。”
李休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了声下次他也要这么大的碗,吃起来就是爽利。
谈话间的时间过得总是很快,不一会儿老板娘便端着一碗面条走了出来,李休伸手接过,这才发现这个老板娘竟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虽不算特别漂亮,但皮肤白皙,脸上的笑容很是亲切,样貌端庄,尤其是那双眸子似乎会说话一般,竟让人情不自禁的充满好感。
老板娘将面碗放下,然后看着杨不定低声细语的询问了一声面够不够吃,这次的火候如何,咸淡怎么样?
咸蛋?
李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小碗,心道同是葱煎蛋面,为啥我的没有咸蛋?
听到老板娘的回答,杨不定那万年不变的死人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个笑容,而且看上去很是温和。
“味道刚刚好,谢过七娘了。”
“哪里的事,不用客气,要不是有你们守着小南桥,我这小本生意早就关门了。”
七娘对着他笑了笑,然后转身回到了小饭馆里面。
那名军士坐在那里有些发呆,他有些不敢相信,冷面杀神杨不定竟然会笑?
而且笑起来还很温和。
李休歪头看着老板娘的背影,沉默了片刻。
然后又转过头看向了笑容还未消失的杨不定,道:“原来如此,这么说这碗葱煎蛋面真的很不错。”
杨不定也不否认,干脆的点了点头。
“自然不错。”
佳人在侧,亲手温面。
这很不错。
一个碗再大,也会有干净的时候。
一个人再能吃,也会有吃饱的时候。
李休手里拿着一沓黄纸,一张一张的翻看着。
每看完一页便会用灵气将那张黄纸碾成齑粉。
红袖前后打量着此间小巷,眼中有着欣赏不完的美景。
杨不定正襟危坐,他知道李休在看什么,却没办法阻止,只能安静坐着。
那名军士见此情景愈发的坐立不安起来,他要比李休生的高些,自然坐的也要高些,刚刚一搭眼分明看到纸上写着什么陈老将军,什么老秀才望而却步,欲争什么。
他还想往下看却见到李休似乎挑了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