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会意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会意义 (第2/3页)

要尽快将经济搞上去的决定。

    这第一点从整个战略的全局高度确定了今后整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这是陈康杰十分乐于看到的,只要有了这个方向,那整个国家强大的滚滚车轮就会势不可阻的威武向前,因为执政党的战略会因为宪法的因素转变成国家战略。

    第二点,陈康杰的老朋友赵志邦同志终于进入到了巨头的行列,成为了七巨头之一。这个人事调整,对全国对陈康杰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个调整,使得赵志邦进入到了全国以及全世界的视野,国外媒体纷纷猜测年轻的赵志邦未来将会登上神坛,执掌整个国家,这是国家领导人新旧交替的布局。因为赵志邦五十出头的年纪是最适合接班的优势。

    在赵志邦更上一层楼的行动,受到了三个原因的影响。第一,就是老首长看赵志邦的能力和人品,尤其是那篇预测苏联解体的章在苏联真的解体之后,整个高层就佩服他的卓越眼光,都在关注他的发展道路,那篇章算是他的敲门砖。老首长安排了这次人事布局,算是为了十年后的未来先确认了国家的执政领导。当然了,赵志邦的登上神坛之路也不是那么平坦,也不是就不会面临着竞争,他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练过程以及如履薄冰的规避各种挑战与风险。

    第二就是他发展经济的能力得到了体现。在他调离黔州之后,按理说黔州的快速进步已经与其没有关系,然而不管是从黔州省委以及其他地方反应的信息来看,都一致认为是他打下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黔州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这里面就有两个重要的人物,黄振华与陈康杰,一个省委书记,一个是高层知道的经济大鳄,这两人无论是面对老首长还是面对卫书记的时候,都是一口认定了赵志邦的这个基础性功劳。陈康杰曾经用经济改革试验区的设置作为例给老首长进言,说这是历史性的功劳,要是没有这个基础,就没有政策,后面的发展就缺乏先天因素。

    赵志邦调任泥古之后,提出了一个一江两河流域的开发方案,为了支持这个方案,宏源再那边先后投入了二十八亿RMB的资金,从而使得泥古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一个较大的提高。

    他能得到如此的破格提拔的第三个因素就是他很好的处理了一起境外主导的民族分裂活动,强硬不失策略,安抚不失强硬,这是一个国家领袖必备的素质。

    第三,在这次大会上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不再设置顾委。这个举动其他人不太关注,但是陈康杰却认为这极具重要的意义,这个举措,剪断了年轻一代央领导集体**执政的枷锁。

    顾委里面的那些老干部,老同志,他们的的确确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曾经的政权是掌握在他们的手,他们为国家的**和经济的发展曾经做出过重要贡献,即便已经从具体的职务上退休下来,也依然对政局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特别是一群老头团结起来之后。

    有优点就会有缺点,过去的经验不代表适合于今天的时代。这些央顾问们当前全部年事已高,又经历过特别的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