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争伤害老百姓,结果引来战未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战争伤害老百姓,结果引来战未开 (第2/3页)

之一以上的人口都去打仗,除开老弱病残那部分,试想下剩下的百姓逃过兵役的几率有多小。

    战争一起,为了躲避战乱,百姓大多会躲避战乱,背井离乡,成为天涯浪荡、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悲惨流民。

    流民们会遇到什么呢?

    饥饿、瘟疫、乱军。

    吃观音土、树皮草根都不算什么,有时候甚至是人相食;流民众多,也会引发疾病、瘟疫,一传十、十传百,死亡人数众多。

    更可怕的是,如果遇上那些想要拿无辜百姓人头充作军工的将军;或是无纪乱军,那更如同堕入地狱。

    譬如秦国采纳商鞅的建议,将爵位制定为二十个等级,按照军士在战斗中斩获敌人的头颅多少授爵。因此秦军很多将士遇到敌国百姓不分男女老幼,统统杀死,以求首级越多越好,冒领军功。

    战争中,也有很多百姓会选择留在城中,与城同在。

    可是,要是城池坚固、守城士兵兵强马壮、胜利在望还好,倘若是长期的攻坚战,或者城破,那结局亦是相当凄惨。

    守城之战惨烈如安史之乱中的睢阳之战,张巡以区区七千残兵对抗13万大军围攻,坚守长达10月之久,可其中,城中的士兵和百姓“初杀马食,既尽,又亲杀自己的爱妾给将士分食;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惨状不忍睹!

    城破屠杀,历史上数之不尽,譬如三国曹操屠杀徐州百姓数十万;譬如蒙古人屠川;满清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安安稳稳的在战争中当顺民下场大多凄惨,所以很多有点百姓被逼无奈或是由于别的原因譬如本身就喜欢造反,希望时势造英雄,于是“揭竿而起”,不再做战中任人摆布或是屠戮的蝼蚁。

    这种选择,风险实在过高,但回报也相对巨大。算是百姓走投无路之下较好的选择了,至少有个盼头。

    历史上无数农民揭竿而起,但可惜很多人都不是“位面之子”,天之所钟,大多是跟了某位造反的强人,从草头兵开始,只要熬过了炮灰期,基本有提干当小头领的希望。但是估计大半的人熬不过。

    其次选择“明主”也很关键,跟错了人,譬如黄巢、张献忠、洪秀全之流,最终难逃覆灭。

    跟着刘邦、刘秀、朱元璋这些历代“主角”,只要熬过了战争不死,基本上有分功受赏的一天,不过也得看运气,万一你是韩信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