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的重要选择,耶律隆续的算计 (第2/3页)
问题。
其二:导致北宋灭亡而失去北方大片领土的根本原因是北宋末期的朝政腐败无能,就像清朝末期和八国联军的战争一样。相反的例子是新中国刚建立时对付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军队装备相差十分悬殊的情况下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三: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是以武将身份篡夺的周世宗柴荣的政权,再加上前期武将篡权的事情很多,所以宋朝建国之初就制定了重文抑武的政策,结果矫枉过正,造成了武将大都得不到重用,甚至少数优秀将领也往往不得善终,如名将杨业、狄青等,也是军队战斗力不高的重要原因。
其四:由于宋朝建国之前就已经失去了燕云十六州,造成了养马场的缺失,使宋军无法组建一支像汉朝那样的规模庞大的骑兵部队,因而也就失去了强大的机动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对敌方的战略纵深不能在短时间内构成有效的威胁,而这些却正是那些游牧民族的长处。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有些时候,时间也能决定战争的胜负。所以宋朝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战略防御状态,以步兵的血肉之躯对付敌人的铁骑。这种情况在朝政清明的情况下还能维持不致大败,一旦朝政和****,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宋朝本来就没有战马缺乏铁骑,而耶律隆续之前之所以厉害也是改进铁浮屠,战马齐备,这次他也是想要用自己新研制火冲炮,以及战甲骑兵,契丹的步战进行稻草人杀戮,导致血气冲天。最重要的是以彼之道还施都说北宋一朝是有相无将的一代,况且中原汉族本来不足以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再加上在兵不知将将不识兵的政策来雪上加霜,所以才走向了灭亡。其实,这种大而化之的结论忽略了一个战略物资方面的重要事实,即战马对战局的重要性。
都说北宋一朝是有相无将的一代,况且中原汉族本来不足以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再加上在兵不知将将不识兵的政策来雪上加霜,所以才走向了灭亡。其实,这种大而化之的结论忽略了一个战略物资方面的重要事实,即战马对战局的重要性。
其实北宋并非一开始就软弱无力,宋真宗时代甚至达到了一个顶峰。那时北宋有一支4万人的纯骑兵部队。在公元1001年以少胜多,至少能够与20万辽军打成平手,杀死辽国铁林军主将铁林相公,杀死15名辽将,斩首3万辽军。宋真宗还施展外交手段,和辽国和党项分别签订了停战的盟约,有时还会得到两地少数的贸易马匹。
而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以后,宋军军力开始下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