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耶律隆续的算计,心智过人的筹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耶律隆续的算计,心智过人的筹划 (第2/3页)

,东镇齐鲁,背依燕赵,面控江淮”,战国梁惠王据此而霸中原。而且经过周世宗的改革和夺取江淮,开封的地位更加巩固。从北宋代周到宋太宗二次北伐,这一时期宋政权在战略上是攻势而非守势,要着手一系列的统一战争:南方仍存在若干名义上臣服的割据政权,无论南下还是北上,开封的位置都比洛阳优越得多。以开封为都利兵利战。从后勤保障上讲则可节省民力。即使统一完成后,赵宋王朝削弱地方的守内政策也客观上要求以开封为首都。一旦出现反叛可以从开封出发,迅速地予以镇压。在这样的历史格局下,以开封为都从政治和军事上来讲都是很重要的。

    三、历史和城建优势。五代以前,首都设置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摆动,随着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开封城的崛起,五代以来,都城则在开封和洛阳之间交替。开封先后成为梁晋汉周四个政权的首都。历代悉心经营,特别是后周世宗时期,一方面,取土虎牢修筑开封外城,使开封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三重城墙的城市,城高池深,有效地弥补了不利于守的缺憾。另外一方面,令王朴经营规化城内,拓宽道路,绿化环境,又允许临街开店,取消了坊市分离制度,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至宋取代后周前夕,人口已达百万,实际上已成为全国第一大城市。此时的开封已经初步具备了帝都的风范。而洛阳则因战火频仍,面目已非往日。因而选择首都,开封自然是当仁不让。

    四、官僚群体意识的有力影响。宋代周是以兵变形式实现的较为平和的政权更替,赵匡胤再三告诫兵将不得擅劫府库,凌暴后帝。一改往昔兵变恶习,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民心的政策,不仅稳定了政局和社会生活,而且对开封的发展也起了有益的作用。所以在赵匡胤欲西迁洛阳时,晋王赵光义敢于提出“在德不在险”的定都方略。另外,追随赵宋起家的将相也多为后周旧臣,他们大多在开封安家多年,安土重迁的意识无疑应占主流,所以定都开封更符合他们的群体利益,受到他们的支持。

    总之,以开封为都固然有较大的缺憾,同时也并非太祖本意,但却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诸历史因素积累的必然。所以,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以开封为都应该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耶律隆续的话也是让耶律休哥很意外,他开口询问道:“陛下宋朝现在不是给我们签订合约,还给了我们一定的粮草,我们这个时候,万一宋朝反应过来对于我们大辽这样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