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耶律对韩非佩服,帝王之人的可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耶律对韩非佩服,帝王之人的可怕 (第2/3页)

据。

    所以臣子向君主陈述主张,君主要根据陈述而交给适当的任务,根据交给的任务责求应有的功效。

    取得的功效与交给的任务相符,完成的任务与陈述的主张相合,就给予奖赏;功效与任务不合,任务与主张相声违,就予以惩罚。

    贤明君主的原则,不容许臣了陈述的主张与事实不符。所以贤明的君主施行奖赏的时候温润得像及时雨一样,百姓都蒙受到他的恩泽;君主施行惩罚的时候,威严的就像雷霆地一样,即使神圣之人也不逃避。

    所以贤明的君主不随便给人奖赏,也不任意免除刑罚。随便奖赏,群臣就会懈怠,免除刑罚,奸臣就会胡作非为。

    因此确实有功劳,即使是疏远卑贱之人也一定要给予奖赏;如果确实有错,即使是亲近喜爱之人也一定要严惩。

    这样一来,疏远卑贱之人就不致于懈怠,亲近喜爱之人就不敢骄横了。

    韩非法治方面的《有度》思想,是其帝王术的重要构成部分。有度是指国家要有法度的意思,韩非着重阐述了法度治国的重要性,强调君主要依法办事,才能治国。

    国家没有保持一贯强大的,也没有一直处于虚弱的。执法的人坚决依法办事,那么国家就强大,执法的人不能坚定依法办事,那么国家就虚弱。

    在当今之世,有能够杜绝谋取私利的歪门邪道而严格执法的君主,人民就会安居乐业,国家就会安定团结;有能够去掉谋求私利之心而克已奉公守法的臣子,国家就会强盛,敌人就会虚弱。

    所以只要君主明察得失,又有法度控制,用来驾驭群臣,那么君主就不会被臣下的狡诈虚伪所欺骗;审察得失,用法度来衡量,用来听取远方的事情,那么君主就不会被天下轻重倒置的事情所欺骗。

    现在如果根据名声推荐人才,那么群臣就会背离君主而在下结党营私,朋比为奸;如果根据朋党关系推举官吏,那么群臣就会热衷于结交拉拢,而不求按国法办事。

    因此官吏没有才能不称职,国家就会混乱。根据虚假的名声施行奖赏,根据别人的诽谤进行处罚,那些喜爱奖赏,厌恶处罚的人,就会放弃为公的行为,玩弄谋私的手段,结成朋党紧密勾结起来互相干坏事。

    他们忘掉君主的利益而在外搞个人私交,以便利用他们的职权,进用他们的党羽,那么他们的一级能为君主办事的人就少了。

    他们结交广、党羽多,里里外外结成死党即使他们有很大的罪过,为他们打掩护的人就多了。

    所以忠臣遭受危难而被处死,奸臣无功却安稳得利。忠臣遭受危难被处死,不是因为他们有罪,那么忠良就会隐退;奸臣安稳得利不是因为他们有功,那么奸臣就会进用于朝廷了,这就是国家衰亡的根本原因。

    如果像这样,群臣就会抛弃国法,重视行使个人的权势,轻视国不邓。

    他们多次到善于结党营私的能人家中,一次也不到君主的朝廷;上百次考虑私人的利益,一次也不为君主的国家考虑。

    下属官员的数目虽然多,但不是用来尊重国君的;各种官职虽然齐备,但不是用来担当国家重任的。

    既然如此,那么君主虽有君主的名称,而实际上只能依托于私家势力。

    因此我说:亡国的朝廷无尊君治国之人。朝廷无尊君治国之人,不是说朝中的臣子减少了,。

    私家对敌力于互相增加更多的财富,却不努力使国家富厚;大臣们致力于互相抬高地位,却不努力尊重国君;小臣们用俸禄供养私友,不把自己的职位当回事。

    之所以成这种情况,是因为国君不按国法办事,而听任臣下随便用事。

    为此,贤明的君主以法则来选择人才,而不仅凭一己之好恶;以法度来衡量功劳大小,而不仅凭主观臆断。

    这样有才能失才不致于被子埋没,无能的人也无从掩饰,徒有虚名的人不一定能被侥幸地进用,蒙受非难的人不一定被冤枉遭到排斥。

    那么,国君对臣下的是非功罪都能清清楚楚,国家就容易治理,所以说,君主治国尊定以法度衡量一切就可以了。

    韩非御术方面的七术和六微法,是其帝王术的操作要点。韩非说:君主用来控制统御臣一的方法有七种,君主需要明察的隐秘情况有六种。

    所谓七术就是七种御下的方法:一是从各人方面参验、观察;二是必须惩罚以显示君主的威严;三是对尽国效忠的人一定兑现奖赏;四是逐一听取意见,督促他们行动;五是发出可疑的诏令,诡诈地驱使臣子;六是掌握了事实反而询问臣子;七是故意说反话,做逆理的事情来刺探臣子,这七种方法是君主所需要使用的御制之术。

    所谓六微就是六种隐藏微妙的情况:一是君主把权势供给臣下;二是君臣利益不同而臣下供用外力谋私;三是臣下假托类似的事蒙骗君主;四是君臣利害关系彼此相反;五是等级名分上下混乱导致内部争权夺利;六是敌国设谋按他们的意图任免大臣。

    七术之一参观。君主观察言行与听取意见不反复参照验证就无法了解真正情况听信某一个就会被臣子蒙蔽。

    让权力相当的双方臣子参政为敌。七术之二必罚。君主太仁慈,法制就建立不起来;君主威严不足,臣下就会侵犯君主。

    因此刑罚不坚决执行,法律命令就不能推行。七术之三赏誉。赏赐和荣誉轻而又不兑现,臣子就不会为为君主尽力,赏赐和荣誉重而又守信用,臣子就会为君主卖命。

    (人人都见利之所在,无真正意义上的勇士和忠诚)七术之四一听。君主一一听取意见,愚蠢和聪明就不会纷乱;善于督责臣子,臣子的优劣就不会混杂不清。

    此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