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东被杀的结果,古代目的的重演 (第2/3页)
提及寥寥数语。《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写道:“(刘)琦病死,群下推先主(刘备)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京口,即今江苏镇江)见权,绸缪恩纪。”《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则只说了一句“初孙权以妹妻先主”,而到了《三国演义》,罗贯中才以浓墨重笔写出“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精彩篇章。
《三国演义》写孙权用周瑜的美人计被诸葛亮识破,即派赵云护送刘备过江迎娶孙夫人,其实,这件事与诸葛亮并无多大关系。根据史书记载,是孙权嫁妹在前,刘备去江东在后。彼时刘备刚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魏,领荆州牧,蜀国的力量有很大发展,孙权对此感受到了压力,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共同对付强敌曹操,于是主动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进妹固好”,也就是希望通过结亲的手段来巩固同盟关系。刘备之妻,也就是孙权的妹妹,史书中一直以孙夫人为名,并未具其名讳。《三国演义》中说她叫“孙仁”,其实孙仁是孙坚庶子孙郎的别称,还有很多戏剧中名其“孙尚香”,此俱是稗官野史,不足为据。《赵云别传》记载的孙夫人骄横跋扈,经常纵容从东吴带来的随从肆意妄为,刘备便命赵云掌管内务,对其进行约束。夫妻之间本是一句话的事情,却要赵云这个手下人出面,可以看出刘备对孙夫人的疑惧。《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还记录了诸葛亮的话:“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由此可以看出,这桩婚事并不简单,孙夫人似乎被看做是东吴安插过来的定时炸弹一般。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以诸葛亮为首的蜀国谋士也另有计算,于是成婚不久的刘备主动前往京口会见孙权,借口面谢其嫁妹之恩,向孙权提出了“借”荆州的要求。
之后的故事峰回路转,其政治婚姻的本色彰显出来。蜀汉与孙吴因争夺荆州反目,不惜兵戈相向,吴将吕蒙袭杀关羽之后,双方结下不解之仇,由联姻而促成的亲缘关系彻底破裂,孙夫人拟挟走刘备唯一嫡子刘禅(阿斗)未果,径自回了娘家东吴,及至刘备白帝托孤身死一刻,二人再未曾相见。其实在政治上的共同利益瓦解之时,刘备与孙夫人的夫妻关系已然名存实亡了。
与少数民族的和亲和亲一般是汉族统治者为笼络少数民族政权,或少数民族首领为获得中原地区的认可而进行的一种联姻行为。这是一种纯粹的政治活动,婚姻的男女双方都是为了本集团的利益而走到一起的。
早在周襄王时期(前651—前619年),襄王欲伐郑,故娶狄女为王后,与戎狄联兵作战。据《左传》记载,春秋时的晋献公兴兵伐骊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