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60 计划 合一 (第2/3页)
当然,他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想法的,只是他不知道这些想法到底如何。肖逸飞拿出记事本,将他想到的酒庄改进意见,等明天过渡委员会开会的时候提出来让大家进行讨论可行性。
一、二、三、四,肖逸飞很快写到了葡萄园的重植问题。重植是因为葡萄树已经过了盛果期,产量降低,已经变成了老藤。
现在肖逸飞也算是见识很多葡萄园了,他发现一些葡萄园以老藤作为卖点,不少葡萄酒标上标着“vieillevigne”(法语)或者是“oldvine”,这就表示这瓶葡萄酒是从老藤上采摘的葡萄酿造的。这样的葡萄酒价格往往要高出许多。
对于老藤,现在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许多产区也没有明文规定的标准,澳大利亚一般将树龄35年的葡萄藤称为老藤,70年称为幸存老藤,100年称为百年老藤,125年以上称为始祖老藤。
根据一些说法,老藤因为根系更深,能带出深层的矿物质,让葡萄更加优秀,酿造出的酒也更有风味,更有层次感,更耐储存。当然了,葡萄藤越老,产量就越低,可酿酒葡萄不就要控制产量么,这种自然的控制可比人为的摘花去果更好。
不过,另外一种说法说是,老藤是个炒作的噱头,酒的好坏与老藤与否无关。说老藤葡萄酒味道更好是由于老藤所在的地点。因为葡萄藤一般就60岁,他们能活的久,就是因为地方好,这样好的地方本来就应该出好酒,就算是盛果期也会出好酒。
无论是不是炒作,但老藤的稀有性决定了老藤葡萄酒的价格更高一些。
如果按照35年是老藤的话,现在属于肖逸飞的蒙特雷纳酒庄也有老藤。比如有几个地块的1973、74年赤霞珠可以算是老藤,而最古老的就是紧靠这蜜蜂丘的地块,是1972年种植的仙粉黛。
可是博对老藤却不太待见,他认为老藤和盛果期的藤都差不多。因此他从2001年就开始有计划的将所有盛果期后的老藤葡萄园进行重新种植。现在酒庄每年都有一个地块被推倒重新种植。
肖逸飞在看过葡萄园后,觉得让博决定重新种植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密度问题。
酒庄是70年代种植的葡萄,当时流行的种植密度很稀,行距是12英尺(3.6米),株距是8英尺(2.4米)。这么稀疏的株行距让1英亩的葡萄园只有500株葡萄。而现在流行的种植密度要密一些,行距是8英尺,株距是6英尺,这样1英亩就能有1千多株葡萄树,这样还能在控制株产量的基础上,适当增产增质。
说道葡萄种植的密度,这里就要吐槽两句波尔多。
在波尔多,葡萄园的种植密度是一公顷6000到9000株。就是说每英亩就有3000株。比如大名鼎鼎的木桐酒庄,他们的种植密度就是每公顷8500株,这就是相当于1.2平方米就有一株葡萄。因此你到波尔多就能看见,他们的行距只有1.6米左右,株距更是连1米都没有。
如此狭窄的行距,根本不用想开什么拖拉机进去,要想耕地只能靠牛靠马,甚至牛、马调皮一点,都可能撞到旁边的葡萄树。
现在酒庄最先重新种植的是蜜蜂丘旁边的1k地块,重植8年后,现在葡萄树已经进入了稳定高产的盛果期,据他们说品质明显有了提升。这样也意味着重植不能停下来,而是应该继续。
但如果肖逸飞培育出经过空间强化后的葡萄苗的话,其他地块不好说,这100多亩的庄园葡萄园肯定是要全部更新为优化品种的,在调配上不同比例的其他地块赤霞珠,这样才能提高售价增加利润。那这样的话,重植工作就应该暂时停下来。
只是根据翻译出来的资料,欧西里斯空间要植物种植一季,也就是半年到一年,才能强化完成,对葡萄这个品种,路易拉图家族试验出来的是一年,也就是必须要明年春天才能完成强化。
如果是以前,明年的时候,欧西里斯空间中现有的葡萄就能移植出空间,种到大田继续生长,可现在又冒出个伊西斯空间。肖逸飞推测,既然欧西里斯空间能将植物进行强化,那伊西斯同样作为农神,按道理她的空间也应该能提供植物某种强化。也许这个时候应该将葡萄苗移植到伊西斯空间中接受再次强化,让新的葡萄兼具有两个空间强化后的结果,这样品质更胜一筹。看来葡萄园的重植工作要暂时停止。
哎,都是这欧西里斯空间中的水,只能让葡萄获得一定程度的优化,要是像别人小说中那样,灌一次水就能一步到位让作物得到各方面的强化,那就方便多了。
当然了,也可以不停下重植工作,只是给他浇水让葡萄获得一些优化,提升部分品质,这样经过优化后相信也能稍微提升一些葡萄酒的品质,让肖逸飞能稍微提高一些售价。可是明明还有提升空间,能让他赚取更多的利润,如果放弃,肖逸飞又不甘心。
思考再三,肖逸飞最后决定,酒庄附近的这一百多英亩包括新买的50多英亩,暂时停止重植,等得到伊西斯空间,研究出它的强化效果后,种植经过两个空间强化的葡萄品种。这里的葡萄搭配上一定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