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25 拜码头 (第2/3页)
政时期及以前,旧金山那还是遍地民国旗帜。可是随着他抛出不得人心的两国论,让咱们的红旗在这个保守势力的大本营越来越多,渐渐的将这里染成了红色。在这之前,组成中华总会的7个会馆中,已经有3个改挂咱们的红旗了,这次终于总会也易帜成功。
随后,在6月3日,驻旧金山的总领事袁先生拜访了这里,他终于成为了建国后,第一位拜访这个已经有159年历史的中华总会的新中国官员。
回到酒庄后,他又查了一下,发现在加州这个华裔最多的地方,华人团体太多了,既有联谊会性质的同乡会知青会等,也有经济类的商会等,还有各种政治团体,其中不乏不少与国内唱反调的团体,少数非法移民想要寻求庇护也会选择加入其中。
可肖逸飞是来正正当当做生意的,虽然现在近两年他没有将葡萄酒卖回国的打算,可将来肯定是要做的,他肯定不可能去参加什么乱七八糟的团体。于是他决定在没搞清楚对方的性质和政治背景前,不加入其他团体。
可这次这个皖徽同乡会有些不同,对方写明了只是同乡联谊会性质,成员都是来自皖徽,那肯定就是跟肖逸飞一样身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地地道道中国人。肖逸飞作为土生土长的皖徽人,加入这样的同乡会肯定没有问题。
肖逸飞特意打了个电话过去,和对方联系了一下,一位姓张的女士热情的邀请他去同乡会看看,肖逸飞在酒庄呆了快一个月了,也是静极思动,于是和她约定了明天去旧金山瞧瞧。
来到同乡会门口,一个居然是个社区教中文的学校。肖逸飞连忙电话联系了那位张女士,一会儿工夫,从学校里走出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
“你就是肖逸飞?真的太年轻了。”
“哪里,张姐你也很年轻,听你口音,像是皖北的?”
“对,小肖你是哪里的?”
经过一阵寒暄,张姐带着他进了学校。
“这学校是我们陈会长94年办的,是湾区第一所教简化字的中文学校。”
张姐这句话从侧面证明了旧金山湾区这些守旧势力的强大。
“哦,会长办学校挺早的啊。”
“是啊,陈会长真是个能干的人,她是90年来的美国,91年从外州搬到加州,最初这个学校是个家长互助会性质,后来正式注册成立学校,如今已经有4个分校了。”
看了这位陈会长的确是个女强人啊。
“当初96年因皖徽家乡有个代表团要访美,于是成立了皖徽同乡会,由张治中将军的长子张一正先生担任会长,陈会长从创立之初就积极参加,前年正式接任会长。如今我们的同乡会已经有20多位理事,300多名会员。”
“去年奥运圣火旧金山传递的时候,会长带着咱们全体会员都去加油助威,还站在的最前端,n还给了我们特写镜头。”
等见到陈会长,肖逸飞才发现陈会长并不像个女强人,而更像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
“肖先生,欢迎你回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