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48章 试探,自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48章 试探,自荐 (第2/3页)

道:

    “年老沈疾,死在旦夕,不解君言。君既出任河北军长史,盛德壮烈,好建功勋。”

    “今当与君别,自顾气力转微,后必不更会,因欲自力,设薄主人,生死共别。”

    “欲令犬子昭结君为友,不可相舍去,副懿区区之心。”

    李胜亦长叹,答曰:“辄当承教,须待敕命。”

    但见司马懿此时已是流涕哽咽,口涎流出,浸湿枕头。

    司马昭见此,连忙上前擦拭。

    父子二人没有注意到,站在旁边的李胜似乎若有所思。

    四肢不听使唤,口涎流出而不自知,岂非是风痹的症状?

    正这般想着,司马昭帮司马懿擦拭完毕后,转过身来歉然道:

    “李长史,家父早年就曾患过风痹,虽然治好了,但终是留下了隐疾。”

    “这些年操劳过度,旧疾复发,在长史面前失礼,万望勿怪。”

    话未毕,已是红了眼眶,举袖抹了抹眼角。

    李胜连称不敢。

    再看司马懿两眼睁大,眼珠子尽力往自己这边斜来,嘴巴微张,却是无力说话,口水又要从嘴角流出来,面皮时不时地抽动,颇有些歪嘴斜眼的模样。

    当下不再过多停留,借故告退而出。

    从太傅府出来,李胜一刻也没有逗留,直接前往大将军府,把自己在太傅府的所见所闻,仔仔细细地说曹爽听。

    最后断言道:

    “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

    曹爽听完,忍不住地拍案大笑起来,洋洋得意对左右说道:

    “吾自此无忧矣!”

    丁谧等人皆贺,唯有桓范提醒道:

    “司马懿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还须提防彼诈病。”

    丁谧呵呵一笑,面有不屑:

    “司马懿年有七十,兵败于河北,折辱于天下,尸厥于城头,发热于榻上,换成他人,怕早已是身死多时。”

    “如今不过是旧疾风痹复发,已经算是命大,安有余力诈病?”

    曹爽闻言,深觉有理,不禁点了点头。

    人生七十古来稀,司马懿这么大的年纪,又被这般折腾,能活着确实算得上是命大。

    桓范沉声道:

    “昔日武皇帝召司马懿,司马懿患风痹而不能往,未必不是诈病而拒之。”

    言外之意,就是当年司马懿面对武皇帝都能诈病,如今同样也可以。

    丁谧淡淡道:

    “就算诈病又如何?如今彼府上不过父子二人,老仆数人,进出皆有人监视之,城内外皆在大将军掌控之下,难道还怕他们父子二人翻了天?”

    丁谧有些看不起桓范。

    因为早年大将军让桓范出任冀州刺史,没想到此人没过多久,就被司马懿赶了回来,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若非他与大将军是同乡,安有机会坐在这里与自己说话?

    桓范看到丁谧如此瞧不起司马懿,只觉得对方当真是自大,皱眉道:

    “朝中老臣,皆与司马懿为友,城外数十里,有数万精卒从其命,安能说无忧?”

    看到二人又要吵起来,曹爽只觉得头疼,连忙伸手制止:

    “好了,是否诈病,一次看不出来,那就多去试探几次。汝等皆为吾之心腹,何须为一老贼争吵?”

    论起曹爽最看重的心腹,莫过于丁谧。

    算计司马懿之谋,多出自其手。

    但桓范与曹爽乃是同乡,又居大司农之位,掌天下粮库,同样不可轻慢。

    阻止了二人的争吵,曹爽再次让李胜过几日再前往太傅探望。

    数日后,李胜再次回来复命:

    “太傅病情越发恶化,不可复济,令人怆然!”

    于是曹爽等人不复防备。

    奉命试探完司马懿,正当李胜回府准备前往河北军出任长史时,忽有下人禀报,只言有客上门。

    看了拜帖,李胜不禁有些疑惑:

    “他来干什么?”

    再看看随着拜帖一齐递上来的礼单,眉头微微一挑,这礼可不轻。

    想了想,吩咐道:

    “请他进来。”

    整了整衣冠,李胜来到前院,对着等候在客厅的人拱手道:

    “没想到公闾会来,未能远迎,恕罪恕罪!”

    贾充连忙起身,还礼道:

    “不敢不敢,是充冒昧前来打扰,该说恕罪的当是充才对。”

    李胜哈哈一笑,请贾充入座。

    看着李胜也坐下,贾充这才说道:

    “充此次前来,乃是贺公出任河北军长史,区区薄礼,还望长史公莫要嫌弃。”

    李胜连忙摆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