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应对 (第2/3页)
营的战士。
说来也巧,李德山的这个朋友也是张鱼书,光绪三十年的时候,张鱼书在龙岸开办学堂,李德山就和他认识,张鱼书还给他灌输不少推翻封建王朝,建立共和的革命思想。由此可以看出这张鱼书也不是个善类。事实也是如此,张鱼书是江西瑞金人,在日本留学期间就曾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革命,与革命党人姚次之,钟涤源,万福华,姚雨平等深相结纳,共同探索复兴中华之路。1904年回国,入滇军济字营,在龙岸开设兢化学堂,在怀远设夜校,后来被张人骏的心腹亲信王有宏看中,于是1905年五月前往了广州进了张人骏的府上协助王有宏处理文案工作。
龙觐光毕竟书生意气,没有他弟弟龙济光那么老辣干练,把人想的太简单了。他觉得张鱼书怎么也是龙济光的老部下,这是事关老领导冤屈的大事,加上三千两银票的好处,这张鱼书一定会鼎力帮忙的。可他不知道张鱼书对于他们龙家没有一点感情,当年作为堂堂的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的优等生,张鱼书对于处理后勤辎重很有一套,本想回国后大展拳脚。但是被分配到济字营后,龙济光根本就正眼瞧他,把他当作百无一用的书生丢在一旁,让他去开办学堂做乡村教师。要不是后来经过同学的推荐来了广州,估计他这一辈子就要窝在广西西部的蛮荒山区了。
张鱼书拿着龙觐光给他的那些罪证资料,回到住处后他先看了一遍。对于颜启汉收集的证据,诸如舒坚勾结会党绑架龙济光的小妾,在老村隘伏击射杀龙济光,桂南剿匪和土匪合唱空城计,勾结王纯良煽动黄恩锡兵变,之后又杀人灭口。还有和土匪蒙俊升勾结整倒陆荣廷等,写的跟章回小说一般,让张鱼书看了都觉得好笑。如果按照上面所说都是真的,那这位舒坚如此能掐会算,处处占得先机,那不是成神仙了。
虽然张鱼书和舒坚也没交情。但是对于这位在广西迅速崛起的总兵大人,张鱼书还是有所关注的,在他看来,舒坚的晋升之路就是一条剿匪之路,他所有的功绩都是靠着平息广西的混乱积攒的,要说他会勾结会党匪徒谁会相信。龙济光的死倒是有些谜团,但是滇军势力崩溃完全是因为内乱造成,在外人看来这是不争的事实,和舒坚扯不上半点关系。倒是最后一条让举证舒坚和商人高翔勾结。在柳州私办军工厂生产枪支弹药,意图谋反。让张鱼书觉得有些兴趣。如果这是真的话,那这舒坚确实就有问题了。于是他经过几天的仔细考虑之后,将这份最重要的举证,还有那份勾结会党的材料,一起偷偷的留下来,而将其他的东西都交给了文案的总办王有宏。
王有宏看了这些材料之后也觉得里面的东西过于夸张,有诬告的嫌疑。不过作为张人骏的心腹。他知道自己的主子一直都想重整广西的军政势力,不管这东西是真是假。也许可能会有用途,于是他将这些内容汇报给了张人骏。
张人骏都六十来岁了,久经宦海,人老鬼精。听完之后他眯着眼睛向王有宏问道“锦波,你觉得龙家的这控告是否可信?”
王有宏连忙说道“回督台大人,属下觉得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张人骏点了点头,他之前就想将舒坚拿下,因为这人不但身居广西军方要职,而且年轻,不趁机打压一下的话日后就更不好收拾。但正当他要动手之际。恰好镇南关爆发起义,使得他不得不暂做延缓。现在龙觐光出面举报,如果上面的内容属实的话,那不但可以一举将舒坚拿下,还可以连带清除掉他的那些手下,甚至乎就是丁槐和张鸣岐都一样难脱干系。这可是清洗广西军政的绝好机会。
当然张人骏不会大张旗鼓的行事,他认为现在舒坚还不知晓龙觐光举报的这事,自己可以秘密派人前往调查收集认证物证,先将李德山,花氏这两个重要的证人找到了,然后他们出面指证的话,那么就谋杀同僚的这一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