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战地日记 (第3/3页)
来帮自己写,人都找好了,就是林大强。但是当林大强来了问他写什么内容的时候,他却选择放弃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日后不可能一辈子都请人代笔,不就是说件事嘛,把事情的经过写明白了不就可以了。于是他亲自动手,以战地日记的形式,将这次剿匪的前后经过慢慢写了出来,比如辰勇和镇勇血战油麻峒,自己身处第二道阵线,王芝祥带着自己的人缩在最后。之后盛字营是在什么情况下接手阵地,到最后如何生擒陆亚发。当然写的不可能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有小部分还是进行了捏造,但是大致的经过还是一样的。写好后他让林大强重抄了一份,因为他自己的毛笔字实在不堪入目。林大强抄写完毕后对舒坚赞不绝口,他说营长这种笔风真是别具一格,用词简单,方式明了,但又不缺乏深度和内涵,更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此种文风可谓是舒式独有。可是舒坚还是不懂这个时代的规矩,作为部将,这属于越级汇报,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官场大忌。
桂林城内,广西巡抚李经曦先是接到了王芝祥的快报,看完之后他是异常兴奋,且不说王芝祥是如何给自己脸上贴金,单就是“捣毁匪巢,擒获匪首”这八个字就足以让李经曦之前一直悬着的心放下来了。正当他收拾妥当准备带着报文前往岑春煊哪里汇报,这时盛字营舒坚的快报也到了。李经曦本人为这两封保温内容差不多,打算草草过目后就一同呈交给岑春煊,但是等他打开舒坚的快报一看,顿时来了兴趣,因为他还从没见过以这种形式进行汇报的报疏。
如果说王芝祥的快报是言简意赅,惜墨如金,快报就是短短两页黄草纸,那么舒坚的这份快报就是老太婆的裹脚布,密密麻麻的写了整整三十多页纸,拿起来厚厚一叠。李经曦饶有兴致的看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看完,特别是最后一页的那段话“今日将陆匪交付给王芝祥大人之后,想到还要给桂林的巡抚大人写战报,顿时有些头晕,属下自知圣贤书读的少,唯恐交代不全,遂将此次行军日记一并附上,以其大人能清晰明了祥知本次剿匪之全部过程。呈报人:盛字营分统舒坚,光绪三十一年农历正月十七日”。
李经曦看的是哈哈大笑,然后带着这两份战报找到了岑春煊,一进门他就挥舞着手中的快报说道“总督大人,柳州大捷啊!”
岑春煊一听连忙起身说道“可是柳州的战报送来了,当下什么情况”?
“回大人,属下刚接到右江道王芝祥和盛字营统领舒坚的快报,盘踞四十八弄的陆亚发匪部匪巢已被攻破,匪首陆亚发也已被擒拿,就等总督大人下令如何处置了”。李经曦说完就将两份快报交给了岑春煊。
岑春煊接过战报马上拆开光看,不过他先看的是盛字营送来的那份。和李经曦一样,一看内容岑春煊就是眉头一皱,他对李经曦说道“这谁写的报文,这是什么格调”?
李经曦一听就明白了岑春煊看的是舒坚的那份,他笑着说“回督台大人,这报文乃是盛字营统领舒坚写的,属下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文疏”。
岑春煊看完一页后接着翻下一页,越看越来了兴趣,同样当他看到最后一页时,也是忍不住笑了,他将文报往文案上一放,也没再去看王芝祥的那份了,因为刚才舒坚的这份已经将经过说的不能再细了。他笑着对李经曦说道“快报能写成这个样子,恐怕全天下也就只有他了,这那是快报,简直就是日记嘛!要是人人都向他这样写,那还不得累死我们这些看报的官员。不过虽然写的繁琐,但是也让我们对此次的剿匪经过一目了然。这样吧,你一会写份奏章,署上咱俩的名,发给朝廷老佛爷吧!另外再给盛字营下道令,让这个舒坚亲自给我将陆亚发押来桂林见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