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故事 (第2/3页)
他不是还有个弟弟叫杨国栋的么,既然那美人成了寡妇,如何来的第二个儿子,莫不是又改嫁了?”
老秦看了看厨房里,方回头道:“后来不是解放了吗,佃农翻身斗地主,做了主人,这美人领着一个儿子也遭了殃,家里的土地和财产也充了公,还因从她家里搜出了枪和地契等东西,几乎不曾被批斗死,可她还是领着羊倌活了下来。再后来,羊倌五六岁那年,村里来了知识青年,到处都是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许多大学生来到了咱们这个小山村,其中一个戴着眼镜,文文静静的青年,十七八岁的样子,不知怎么就和这美人小寡妇整在一起了。两年过后,知识青年们大都开始回城里去了,那眼镜青年也走了,可这美人小寡妇却怀孕了,并在众人的唾骂声中生下了一个男孩,便是杨国栋,人们都说是那眼镜青年的种,要弄死了才算,美人小寡妇又是磕头又是求饶,方保存下来了。”
“那眼镜青年叫什么?难道就从此消失了?”
老秦叹道:“当年我也就和羊倌差不多年纪,记得听老人们说,过了三四年后,运动结束了,那眼镜青年倒是回来过一次,可美人小寡妇却早被生活折磨得不成人样,没几天便死了。杨国栋便被那眼镜青年给带走了。羊倌当时也有了十一二岁,十分痛恨那眼镜青年和杨国栋,仇人似的,便留在了村里,靠给生产队放羊过日子。若不是可怜他,这样的差事在当年可是美差,轮不到他,他也便得了个绰号,都叫他羊倌。日子一晃啊,都过去了这么多年,可那些曾受过地主老杨家盘剥的人,当年没少批斗他们孤儿寡母,所以羊倌心里一直有气有恨,尤其是对那杨国栋和眼镜青年。”
老秦说得嘴干,便又连连叫莫远山和林笑笑喝酒。
林笑笑端起酒碗喝了一口,问道:“难道那眼镜青年和杨国栋从此再也没回来过?”
“应该没有!不过,我听你叔婆说过,十多年后,有一次她去京都城里你外公家串门子,恰巧见到了你父亲和你母亲也在,那时他们两刚结婚,你母亲回娘家,论起亲戚来,便说要带你叔婆去怒海市好好逛逛,谁知你母亲带着你叔婆逛着逛着就进了怒海市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