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多斜孔冷却技术 (第2/3页)
要求极高。也非常关键,关系到燃油的有效利用率。涡轮前温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甚至航空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李天峰走进航空发动机设计所小会议室的时候,大家已经在坐,丘文安、孙小平、伍育华,以及几名教授级高工。还有相关的设计人员,人员比较多,大家都在耐心的等待李天峰的到来。
走进会议室,李天峰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看到准备工作就绪。投影仪已经将燃烧室的关键零件——火焰筒设计图投影在雪白的屏幕上,李天峰大手一挥道:“可以开始了,丘总,你首先说一说火焰筒的设计。”
丘文安早有准备,介绍道:“咱们‘tfwz001’型涡轮轴发动机燃烧室的设计,按照李总的设计思路,我们设计的是高热负荷燃烧室,火焰筒采用的是多斜孔发散冷却结构设计……”
不管是高热负荷燃烧室设计,还是火焰筒的多斜孔发散冷却结构设计,这都是比较前沿的设计技术,国内现役涡轮轴发动机还没有使用这样的技术,就是e厂正在生产的涡轴c发动机才第一次采用这种技术,但是,似乎并不成熟,采用这样的新技术,在国内的话,天峰科技算是站在了前沿。
所谓多斜孔发散冷却火焰筒结构设计,就是在火焰筒上设计出很多细小的倾斜小孔,这些小孔能在火焰筒表面形成冷空气气模,保护火焰筒,这样一来,火焰筒就能耐更高的温度,相应的,火焰筒也可以设计的更轻更薄。
多斜孔发散冷却方式在国外已经开始了广泛的研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冷却方式,广泛运用于先进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的全部或局部。如早期的spey、rb162及olympus593等大型燃烧室,以及tm公司的第三代小发动机arriel等燃烧室都已经采用该方式。另外ge90发动机的火焰筒也应用了倾斜小孔的发散冷却技术,该发动机在1996年取得适航证。f414发动机燃烧室采用了ihptet技术转化的多斜孔冷却技术,使其火焰筒寿命延长了3倍。
既然在国外先进航空发动机上这种技术已经广泛运用,李天峰在‘tfwz001’型涡轮轴发动机也采用这种技术,李天峰要做的,就是设计得更好,更科学合理,冷却效果更佳,火焰筒的使用寿命更长。
丘文安说完,李天峰道:“大家说一说,看是否还有提高和改善的空间。”
大家也表现得比较活跃,好几人说了自己的见解,有两人还说得不错,李天峰点一点头,航空发动机设计所的这一批人,整体水平还是不错的。
大家都说完了,李天峰道:“丘总,我认为这多斜孔冷却设计还需要这样改进……”
李天峰说的非常详细,大家听完之后渐渐明白,李天峰的这种设计思路,完全为大家打开了一项新的窗户,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李天峰自信,现在自己所讲的这种多斜孔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