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新工艺新方法 (第2/3页)
这样加工,即使发生变形,原来已经加工到位的尺寸发生了稍稍的改变,也有余量进行再次修正,缺点是变形一直没有避免,最后还是会影响最终设计尺寸,影响零件的合格率和加工质量。
但天峰科技的加工工艺路线与e厂完全不同,天峰科技的加工路线是趁零件壁厚还比较厚,刚性很好的时候,一次性到位,将内圆一次性加工至最终设计要求尺寸,然后再加工外圆。
此时,零件壁厚还很厚,好几个毫米的加工厚度,这就代表着有很大切削余量,这么大量的零件材料切削,零件会越加工越薄,相应的刚性也会越来越差,在汤建议看来,这样加工下去,变形不可避免。
如果不是刚才零件的内圆加工质量优良,汤建议可能拂袖就走,哪里还会有这么好的脸色,客客气气的说自己持保留意见。
汤建议持保留意见,李天峰也不去争论,淡淡的道:“那我们接下来进行下一道精车工序,再看一看零件的加工质量再说,让事实说话。”
刘青山刚才自然也是仔细的看了后续的加工工艺路线,无不担忧的道:“天峰,接下来加工,零件恐怕会发生变形啊!”
李天峰微笑着说:“刘总,放心,我们有办法,能控制零件的变形。”
能控制零件变形!
刘青山惊异的看了李天峰一眼,显然是非常期待,想看一看天峰科技是怎样控制零件加工变形的。
李天峰知道大家都在期待,也不含糊,大手一挥道:“张主任,赶快安排下一道工序。”
下一道工序就是精车外圆,现在留下的加工余量还比较大,有好几个毫米,火焰筒还比较厚实,非常的结实,刚性非常好。
张灿也非常利索,知道大家都在看着结果,马上就指挥工人过来,将这个零件搬至旁边不远处的另外一台德国数控车床。
因为视线遮挡,大家都没有看见这台数控车床,程钢佩服的道:“好家伙,又是一台德国精密数车。”
陈冬也懂一点,也点一点头道:“是啊,惊喜一个接这一个,这台德国精密数车起码大几百万吧!”
李天峰心中想道,可不是,七、八百万呢,不过,这样的数控设备,一号车间有好几台,还有比这更贵的加工中心,数控磨床等等,这样的设备在别人眼里,稀奇得不得了,在李天峰看来,一般般啦。
操作这台数控车床的也是一名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傅,老师傅姓周,三、四十岁年纪,显得非常有精神,且早就做好了准备,一直处于待命状态。
零件一搬运过来,周师傅马上熟练的将零件安装在夹具上,动作比较快,一、二十分钟的时间,零件在数车夹具上的安装妥妥当当。
安装零件的这个夹具显然是一个特别设计的专用夹具,大家看到这个夹具,眼前一亮。
刘青山更是道:“天峰,这是你们专门设计制造的专用数车夹具,看上去不错,也比较特别。”
夹具有一些特别的设计,连刘青山也暂时没有看懂,汤建议也是一样,暂时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