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五节 大决战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五节 大决战5 (第2/3页)

一眼福列娜,特意强调了一句:“说起来,三族长老会能够成立,还真多亏了图坦卡蒙大帝遇袭的事情,惊醒了好些懵懵懂懂的三族高手呀!三族长老会与大帝,应该也算有几分渊源。”

    福列娜的神色微微一变,却又很快平静下来,什么也没说。

    见这个小花招没用,伦德尔也不纠缠,继续说:“三族长老会建立至今,自然要慢慢完善内部制度。要不然,光凭那个保证三族延续和地位的原则,那可解决不了什么具体问题。眼下泰坦国就遇到一个三族长老会发展出来的子系统,家族长老会。”

    起初,圣阶超阶都是加入三族长老会,没有所谓家族长老会的。而且一开始,即便是帝国的皇帝,最高也只能是八阶的实力。统治诺拉社会的,更只是人阶的贵族。

    可随着三族那些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财富积累得越多,矛盾也变得尖锐起来:更多的财富,带来了更多的超过生存必需的剩余,而这些剩余的分配,慢慢让人不那么愉快了。

    道理其实很简单,用一个简化的模型很容易就能说清楚。假如一个群体有十个人,每天只能生产十份食物,每个人必须消耗一份食物才可以生存下去,那分配就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每人一份。

    现在假定生产力提高了,人还是十个人,每天生产的食物变成了二十份,每人必需的还是一份。如果还按照之前的方案,每人分两份,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但掌握分配权的人未必会这么想呀!他不见得是出于私心。比如,可能是希望激励大家继续努力,也或许是为了奖勤罚懒(绝对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会带来什么问题,就不用多说了吧),在分配时有意保留了一部分灵活调控。

    好吧,一开始掌权者真的不是出于私心,可时间一长,会发生什么情况也并不难以想像吧:分配者劳心劳力的把群体生产的物资调控的很好,使群体保持着最佳活力,那么他自己是不是应该多分一点儿呢?这个多到底应该是多少呢?毕竟,分配权是掌握在他手里呀!

    把这个模型放到现实中,自然要复杂很多倍,但大致的脉络是相似的。而在诺拉,掌控权力的还是个体实力更强一点儿的贵族。矛盾激化以后,诺拉社会又差点儿产生大动荡。

    三族长老会的调整措施就是:增强群体的最高领导者的实力,压制下面的动乱。于是,帝国皇帝变成了超阶,王国国王则是圣阶,公国国王准圣,等等一系列实力和权力阶梯慢慢对应了起来。

    然而,光增强最高领导者的实力,又容易让皇帝国王们一意孤行。为了限制皇帝国王们,三族的爵位分封制度又渐渐完善。

    为了保证这些制衡不因某一个人的存亡而破坏,家族制也渐渐浮出水面。而要保证家族的稳定,必须给家族一个牢固的靠山,家族长老会便应运而生了。

    家族长老会的地位,应该是在族长之下。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