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8章初见成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8章初见成效 (第2/3页)

结。水太深,一旦改革又要砍刀一大批人,而砍刀一大批人后,也未必能提升效率,干脆架空得了。对于一些效率低下的作坊,还有低技术的产业,赵朴干脆专门承包给了一些商人。

    以商办为主,官府只要检查质量是否合格就足够了。

    也不怕官商勾结,每次交易都记录再按,一旦出了猫腻,株连上下三级。

    而为了防止垄断,毕竟一旦商人垄断了国家的军工业,对国家造成的灾难是巨大的。赵朴将一些武器,分割为十几块,分别负责负责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模块,最后组合在一起。在一些关键领域,重要事情上,官府作坊才包办。

    军火生意,是何等的巨大利润,哪怕是分割到一小块,利润也是大到惊人地步。借助兵器生产,已经将江南商人牢牢绑架在战车上,这些商人不在反对战争,因为战争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润。

    而一旦前线发生战争,那整个江南民用作坊和官府作坊,将会全速开动起来,形成巨大的发动机,推动着战车前进。

    而实际上,此时大宋与金国的战争一直在继续,为了争夺淮北,争夺河南南部,争夺陕西等,多次爆发了剧烈的拼杀。每天都有大量的物资消耗,粮食被吃掉,各种攻城守城器械,成堆成堆的内拉走,接连不断。

    此时宋金之间,绝对生死的大会战,不会出现了,可是零星的几百人,几千人的战斗,数之不尽。

    宋金在相持中交锋,在交锋中又保持着冷静的克制。

    金国想要灭宋,已经力不从心了,只能是以攻代守;宋朝想要北伐,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以攻代守。

    此时的宋金之战,不仅没有拖垮宋朝,反而是让江南的经济加快了恢复,出现了畸形繁荣。

    赵朴心中暗道:果然战争也有利于经济发展。

    历史上,被战争拖垮的,只有秦赵长平之战,相持了三年之久,两国有近百万大军对峙,粮食吃得几乎没有了,最后赵国有胜转衰,秦国则是元气大伤。还有汉朝北伐匈奴时,也耗尽了国库,元气大伤。

    他们之所以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秦国、汉朝,都是农耕文明的初级阶段,商业不发达,战争回血慢,打下去国力吃不消。

    可是宋朝却是不同,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已经诞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堪比十七世纪的英法。不!应当是远远超过了那个时代的英法。相比与农耕文明缓慢的回血速度,商品经济回血速度更快。

    只要前线不出现,几十万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