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商人大会 (第2/3页)
大事而言,这只是一件小事。没有解决了这些大事之前,赵朴是不会理会这些小事情的。
而此次,就有一件大事,要发生在百花楼。
之所以,在百花楼举办,只因为百花楼是皇室的产业。这里经过了内卫的清理,安全可靠,不必担心消息外泄。
而此刻,楼上正有两个人在等待着,正是秦桧和李纲。
“拜见陛下!”
“免礼。他们可来了!”
“陛下,江南的大商人,已经多数来齐!”
“他们的信用可好,人品可好?”
“这些都是可靠之人!”
赵朴点了点头,然后进入楼内,左转右转,最后进入了一个阁楼内。
阁楼内,摆放着点心小吃等,一条白色的帘子,遮挡着。只是轻轻拿起帘子的一角,就可以看到大厅内发生的一切。
今天,在大厅内,将要召开一次会议,筹建银行。
为了保密、安全,百花楼内进行了停业清场,所有的姑娘们呆在房间内,不得走动。而外围,则是内卫们严密戒备着,谨防意外。
筹建银行,不是朝廷一个人问题。
朝廷当然可以撇开单干,成立中央银行,只是宋朝官员坑爹的行政效率,悲催无比的官僚主义,绝对会将中央银行,变得面目全非,混乱不堪。只能是依靠商人,借助商人的手段,提升行政效率。
不论是哪一个时代,都不得不承认,商人的办事效率,都是远远地高于政府。
唯一担心的,就是官商勾结,损害国家利益。
一旦形成巨大的利益网络,尾大不掉,那时想要处理,难度就极大了!
为了减少这些弊端,赵朴动用了军情司和内卫,合力调查,调查江南商人五百强中,那些信誉良好,那些有着不良记录;那些名声好,那些名声臭。将这些信誉良好者,聚集起来,汇聚在朝廷之下,组建银行。
至于那些劣迹斑斑的商人,赵朴敬而远之。
银行是高风险产业,能力再其次,重要的的人品。就好像后世的晋商,能将票号产业,发展到那样庞大的地步,与人格魅力无不具有巨大关系。
………………
召集商人才,筹建银行,赵朴想过要赤膊上阵,亲自动手。
可是很快的被否决了!
正所谓,皇帝太能干了,也不是好事。至少臣子们,无事可干,会闲的蛋疼。身为皇上,要给臣子们立功的机会,不能事事都包办,不然还要臣子何用!
况且,是召见一群卑贱的商人,共同“言利”,这让士大夫们听到之后,定然是上书不断,劝谏不休!
基于种种原因,赵朴是不能亲自上场了,只能是李纲与秦桧二人负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