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9章 血战南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79章 血战南阳 (第2/3页)

宪兵时,毅然不惧,慷慨决战,有些拼命三郎的味道;后来的中法战争,更是有种疯狂。

    若是活到甲午战争时,他绝对是铁杆的抗战派,不会因为前线失利而议和,也不会因为士兵战斗力不行而议和,更多的能打要打,不能打也得打。

    丢了山东、辽东,就迁都再战,从来不会签订耻辱条约。

    论起才干、智慧等,李鸿章要远远高于左宗棠,只是而总体评价中,李鸿章毁容参半,毁胜于荣;而左宗棠则是功大于过,甚至是无过。

    “身为一国大臣,聪明、智慧、理智极为重要,可是也不能失去了血性,失去了骨气。”赵朴叹息道,“无骨而不立,无血而不活。可惜了。秦桧本是国之大才,只可惜没了血性,没了骨气!”

    血性,是勇气的来源;骨气,是正义的来源。

    若是身为一州长官,一县长官,即便是没有血性,没有骨气,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身为皇帝,身为宰相,处于首脑级别的人物,若是连血性与骨气也没有了,那将是国家的祸端。

    这是赵朴第一次见秦桧,也算是一场面试。

    对于秦桧,赵朴更多的是惋惜。若是在太平盛世,即便是封他为宰相一流的官员,也无不可;这是这是乱世,乱世需要的不是聪明智慧,权术狡诈,而是铁与血。就像俾斯麦说得那样:当今绝大多数问题,需要用铁与血解决。

    铁,是强大的军备工业,强大的军队体系;血,是不怕牺牲,英勇卫国的精神。只有二者结合,才是真正的强国之道。

    历史上,李鸿章拜访俾斯麦时说,我是东方的俾斯麦;而俾斯麦却笑道,我却不是西方的李鸿章。

    总之,李纲不可为相,因为他言过其实,浮夸不顾实际;秦桧也不可为相,因为他缺乏骨气与血性。

    总的论调已经决定力量,接下来封官也好办了,最后秦桧得到了礼部尚书的官职。

    礼部始于南北朝时北周,隋唐为六部之一,长官为礼部尚书。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宋朝时相当于从二品,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

    官职已经不低了,算是朝廷重臣。

    若是在太平年间,这个位置极其重要;只是如今在战争时期,最为重要的是兵部、户部、工部,这才是热门的衙门,属于受重视;而吏部,刑部、礼部,只是属于冷衙门。有时事情紧急时,干脆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