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1章 谋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61章 谋战 (第2/3页)

往是几万部队,就被金军三四百骑兵冲垮了。当然了,宋朝发展水货军,也解决了一部分流民就业问题,算是缓解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而此次,金军也是开始发展水货军,这固然引发了金国财政赤字,引发了金军战斗力衰减,但是也让金军能够深入到宋军腹地,可以更远的打击到成都,杭州等地,对宋朝一些经济和财税重心,进行毁灭打击。

    接下来,想要玩群殴战术,似乎有些不好用了。

    …………

    在沙盘上,看着密密麻麻的的小旗帜,宋金之间,犬牙交错的攻势,赵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赵朴有些惆怅,他不是军校出身,对于指挥打仗,对于排兵布阵等,还真的不在行;平时间,胡乱的吹嘘上几句还可以,可若是在战场上真刀实枪的干架,他还真的不在行。而在座的文武大臣们,也比他强不了多少。

    汪伯彦、范仲尹、张浚等,都是饱学之士,兵书战策都读了很多,只可惜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亲自指挥过战斗,比赵括强不了多少。实际上,连赵朴也不如,赵朴至少是军事世家出身,有名将出身的老爹亲自教导,而这些文臣却是地道的外门汉。

    若是让他们当一方军区司令,绝对是输的裤衩都不留。

    至于王彦、王守义、李破军、王德、张宪、赵大、岳飞等武将,不是还未养成,就是经验不足。让他们上战场冲杀还可以,可是让他们分析战局,进行兵力部署,统筹全局,独当一面,万万不行。

    总之,此刻文官不行,武将不行,他这个皇帝也不行。

    没有诸葛亮,没有管仲乐毅,只有一群纸上谈兵的书生,一些缺陷较大的武将,一个耍嘴炮的皇帝,坐在一起商讨大局,商讨千里防线,指挥几十万大军作战。

    越是想,越是不靠谱,可是不靠谱也只能是赶鸭子上架。

    明知不行,也得凑合着上!

    当然了,这只是赵朴一人的见解而已。

    而此时,文臣们挥斥方遒,似乎是诸葛亮附体;而武将们则是意气风发,似乎是白起附身,似乎一点也不将金军放在心上。

    的确连续的胜利,给了在场的文武极大的信心,使他们坚信,只要是继续坚守下去,可以取得襄阳保卫战的胜利,甚至能取得襄阳大捷。若是时机得当,甚至可以反攻金军,将金军赶回黄河北边,大量的收复失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