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9章海军初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19章海军初成 (第3/3页)

国不过四十年,经济实力,远远不如这个时代的宋朝;而在造船技术上,经过蒙古的入侵,大量的先进技术流失,而明朝时,虽然有所恢复,但是远远没有达到巅峰。

    而宋代,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海外贸易也随之步入高峰,福建与广州成为海船建造中心,福州、兴化、泉州、漳州设有官船厂,宋元佑二年(1087年)在泉州设置市舶司,从南宋开始,远离战火的泉州逐渐超过明州和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港口。有关福建帆船特性的记载逐渐多了起来,“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西船次之,温明州船又次之。”

    一般来说,有1料=1石=92。5斤

    而此时,已经可以制造出五千料,甚至是上万料的大船。

    只是船并非是越大越好,船大了,动力系统也是问题。此时海上的动力,主要是硬帆、旋转橹。动力装置极为原始,太大的船体,会导致运动不便。此时最适合的就是两千料的大船。除非发明了蒸汽机,不然五千料,上万料的大船,将美观而不实用。

    可以说,宋朝的造船技术,是中国古代巅峰时期。

    明朝能造出宝船,宋朝也能。明朝能组建起郑和那样庞大的舰队,赵朴也有信心组建同等数量,甚至是超过的舰队。

    这一切,都是营造海军的基础。

    只是在泉州等地,虽然有官营的造船厂,但是也更多的是服务于民间航运,或是水军的补充。对于造船厂的重视,远远没有达到战略高度。此外,这些造船厂,太分散了,实力松散,处于各种为战的局面。

    将李纲贬到泉州,为的就是将这些造船厂组合起来,形成“船业托拉斯”,可以生产大规模,高质量的海船,支持对金军辽东作战,将要组建联合舰队。

    而李纲做到很好,基本达到要求。

    “只要三个月后,等待我进攻的机会就来了!”

    赵朴心中有些欣慰。

    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组建了一只强大的海军,在后世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可是偏偏成功了。

    赵朴有些感慨,宋朝的造船技术太强大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