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千二百四十三章 余晖与晨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千二百四十三章 余晖与晨光 (第2/3页)

。你们李总工,刚才讲技术时眼睛亮得像灯泡,我却看见他眼底的血丝——昨晚熬了通宵吧?”

    “何止昨晚,”吴浩叹了口气,指尖在平板上划过一张照片,是凌晨三点的主控塔控制台:李默趴在键盘上打盹,头歪在显示屏旁,屏幕还亮着超导线圈的热斑分析图,手边的咖啡杯空了,杯底沉着层冷掉的咖啡渣,“为了解决超导线圈的热斑问题,他带着小林他们在低温实验室待了整整四天。实验室里温度零下196℃,穿三层防寒服都能冻透指尖,小林为了测线圈电阻,把手套摘了,结果指尖沾到液氮,起了好几个水泡,还笑着说‘就当给技术留个纪念’。”

    说话间,车队路过一片临时搭建的板房。板房的窗户没关,能看见里面的科研人员正围着一张长桌吃饭,不锈钢餐盘里盛着黄澄澄的手抓饭,上面卧着个煎得金黄的荷包蛋。“那是电磁炮的供能团队,”高野指着板房上的牌子,“‘固态氟盐冷却组’,上个月反应堆测试时,他们在板房里住了二十天,连洗澡都得去三公里外的生活区。”

    汪良工忽然指着板房门口的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个褪色的帆布包,包上印着“西XXXX大学”的字样:“那是小林的车吧?早上在主控塔见过,他背的就是这个包。”

    “是他的,”吴浩点头,“小林去年刚博士毕业,放弃了深圳的高薪offer,非要来戈壁。他说在学校时研究超导材料,总觉得纸上谈兵,来了这儿才知道,实验室里的电阻数据,到了电磁炮上会因为风沙、温差变样——就像上次,他测好的线圈电阻是0.003欧,到了靶场实弹测试,居然变成了0.005欧,后来才发现是戈壁的静电干扰了传感器。”

    车队拐过一道沙丘,远处的光伏阵列又出现在视野里,蓝色的板面向着夕阳,像一片安静的海。周院士忽然想起早上在靶场看到的六足机器人,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