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千二百二十七章 武器装备要服务于作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千二百二十七章 武器装备要服务于作战 (第2/3页)

的深入而愈发凝重,又带着一种思想碰撞产生的灼热。当技术细节的尘埃渐渐落定,张副总放下手中的笔,指节轻轻叩了叩桌面,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聊了这么多技术,我倒想换个角度。”他的声音带着军人特有的沉稳,“这些储能也好,新能源也罢,用到战场上,最终要服务于作战。你们觉得,这些技术会催生出什么样的作战样式?或者说,我们该用什么样的作战思想,才能把这些技术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这个问题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让原本聚焦于参数和数据的目光,瞬间投向了更辽远的未来战场。吴浩沉吟片刻,指尖在桌面上无意识地画着圈,似乎在梳理脑海中那些零碎的想法。

    “张副总这个问题,我们团队内部也经常讨论。”吴浩抬起头,眼神明亮,“如果说传统战争打的是钢铁产量、弹药基数,那未来战争,很可能打的是能量的‘周转率’和‘精准度’。”

    他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前,调出一张动态示意图——上面是无数闪烁的红蓝光点,像夜空中的星辰在移动。“您看,这是我们模拟的一个战术场景:前沿部署的‘沙行者’机器人集群,既是侦察节点,也是移动的能量中继站。它们背上的光伏板和小型储能模块,能为单兵的激光步枪、微型无人机持续供电。当需要发起攻击时,分散的能量节点可以快速组网,为电磁炮或定向能武器提供瞬时大功率支撑。”

    “这意味着什么?”吴浩转过身,目光与张副总相接,“意味着‘去中心化’。不再依赖大型发电站、大型补给车队,每一个作战单元既是能量的消耗者,也可能是生产者和传递者。就像草原上的狼群,单个个体或许力量有限,但通过高效的协同,能爆发出远超个体总和的战斗力。”

    张副总微微颔首,手指在笔记本上写下“去中心化”四个字。“有点意思。那这种作战样式,对指挥体系会有什么冲击?以前我们强调‘集中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