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二百二十六章 专家座谈会 (第2/3页)
充。”吴浩推了推话筒,目光扫过众人,“白天大家看得匆忙,有任何疑问,不管是技术细节还是应用场景,都可以敞开说。”
周院士率先开口,指尖在笔记本上点了点:“我先抛个砖。钙钛矿光伏板的稳定性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实验室数据和实际寿命往往差很远,尤其西北风沙大,紫外线强。”他知道这类材料的理论效率高,但长期使用容易衰减,这是行业公认的难题。
齐广坤翻开带来的测试报告:“我们做了三层防护:表层是纳米级二氧化硅涂层,防沙耐磨;中间加了有机-无机杂化层,抵抗紫外线老化;底层用了弹性基底,能缓冲温度变化导致的形变。在加速老化实验里,模拟戈壁环境暴晒5000小时,效率衰减不到8%,比行业标准高15个百分点。”他调出一组对比照片,左边是普通钙钛矿板,5000小时后表面出现裂纹,右边的样品却依然平整。
张副总紧接着问道:“电磁炮的脉冲储能系统,充电10分钟能完成一次发射,这个周期能不能再缩短?实战中每一秒都可能决定胜负。”他记得张小蕾提到过0.1秒的精度提升,却更关心连续作战能力。
张小蕾打开平板上的充放电曲线:“目前的瓶颈在散热。30兆瓦功率放电后,电容模块温度会升到78℃,必须冷却到55℃以下才能再次充电,这个过程占了8分钟。我们正在测试液冷方案,用石墨烯导热片配合硅油循环,预计能把冷却时间压缩到4分钟,总周期控制在6分钟内。”她顿了顿补充道,“下个月会有新样机出来,到时候想请部队的同志来现场测试。”
王总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清单,上面列着兵器工业集团正在研发的几款装备:“你们的工业级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50Wh/kg,这个参数很诱人。但我们的装甲车对电池的抗冲击性要求极高,你们做过穿甲测试吗?”他指的是模拟炮弹碎片击中电池舱的极端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