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千二百一十八章 极端环境生物实验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千二百一十八章 极端环境生物实验室 (第2/3页)

一直持续到深夜。专家们纷纷提问,从技术研发到人才培养,从成果转化到生活保障,吴浩一一作答。当有人问起基地的未来规划时,他走到窗边,指着窗外的星空:“我们想把这里建成世界一流的科研高地,让更多像林博士这样的人才,在这里实现梦想。”

    离开会场时,王总特意拉住吴浩:“小吴,明天我带李哲来,跟你们聊聊技术合作的事。这小伙子,今天看无人机看入迷了。”

    吴浩笑了:“随时欢迎。”

    回到房间,吴浩打开笔记本,在“考察团接待”那一页写下:“专家认可,合作可期。”窗外,戈壁的夜空格外清澈,星星亮得仿佛触手可及。他知道,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正在因为一群有梦想的人,变得越来越有温度,越来越有力量。

    第二天清晨的戈壁,被一层薄薄的晨光镀成淡金色。考察团的摆渡车刚驶出园区酒店,就见路边的智能灌溉系统正在工作——旋转喷头喷出的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滋润着刚冒芽的沙打旺。周院士推开窗,鼻尖萦绕着青草与湿润泥土的气息,忍不住笑道:“这地方哪像沙漠,倒比我住的老城区还养人。“

    “您说对了。“吴浩指着远处的气象站,“我们测过,基地的空气湿度比周边戈壁高18%,夏天平均气温低5℃。这些年种的树多了,连风沙都少了三成。“他顿了顿,递过一份行程表,“今天上午重点看两个地方:极端环境生物实验室,还有智能装备总装车间。“

    这座藏在胡杨林里的玻璃建筑,外墙爬满了耐旱的爬山虎。推开恒温门,一股混合着培养基与臭氧的气味扑面而来。实验室主任赵博士戴着双层手套,正用显微镜观察样本,见众人进来,连忙起身:“周院士、张副总,您看这个——从塔克拉玛干沙漠200米深的盐碱层里分离的菌株,能在pH值11的环境下存活,还能分解聚氨酯。“

    显微镜屏幕上,几株透明的微生物正在蠕动,周围的塑料碎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小。“这意味着什么?“来自内陆的专家追问。

    “意味着未来在空间站、深海探测器里,能用它降解塑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