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千二百一十一章 从饭菜中谈人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千二百一十一章 从饭菜中谈人才 (第2/3页)

云机场到基地机场只要三个半小时,存活率能保证在95%以上。”他顿了顿,指了指旁边的本地菜区,“当然也不能少了西北特色,您看这手抓羊肉,是安西本地的滩羊,早上现宰现煮,没一点膻味。”

    周院士正站在水果区前,拿起一串葡萄端详,果皮上的白霜还没散去。“这葡萄甜度不低啊。”他放进嘴里一颗,眼睛一亮,“比我在吐鲁番吃的还甜。”

    “这是我们自己培育的品种,叫‘戈壁明珠’。”吴浩解释道,“用智能温室控温,白天保证光照,晚上降温让糖分积累,甜度能达到22度。不光葡萄,哈密瓜、西瓜这些,都是基地农场自己种的,早上摘下来,中午就上餐桌了。”

    众人取餐时,发现连餐具都透着讲究——陶瓷碗碟印着基地的logo,筷子是可降解的玉米淀粉材质,汤勺的手柄处刻着防滑纹路。一位年轻工程师端着餐盘经过饮料区,顺手接了一杯现磨咖啡,咖啡机旁的屏幕显示着“哥伦比亚豆,中度烘焙”。

    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张副总看着窗外的戈壁滩,再看看眼前丰盛的午餐,忽然叹了口气:“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在部委食堂吃的,都没这儿丰盛。小吴,你们这成本可不低啊。”

    吴浩给周院士夹了块蟹肉,坦诚道:“确实不低,光是每天的食材采购和运输成本,就超过三十万。但您想啊,上万名科研人员在这戈壁滩上待着,远离城市的繁华,要是连口新鲜饭都吃不上,心里能踏实吗?”

    他放下筷子,语气认真起来:“我们做过调研,基地员工里,80%来自一二线城市,不少人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和便利。怎么留住他们?光靠理想信念不够,得让他们觉得‘值得’。就说这餐厅,我们的标准是‘顿顿有肉,天天有海鲜,周周换花样’,早餐有二十种粥品,午餐晚餐各六十道菜,夜宵还有烧烤火锅,全部免费。”

    “免费?”几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