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千二百零八章 戈壁上的智慧园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千二百零八章 戈壁上的智慧园区 (第2/3页)

流变减震器,就是电磁炮上那套技术的民用版,能实时感应路面起伏,哪怕轧过戈壁滩的碎石子,舱内震动也能控制在0.1G以内。”

    周院士扶着眼镜凑近屏幕,看着地图上不断刷新的障碍物标记——几只横穿道路的沙蜥蜴被精准识别,车子在百米外就开始微调方向。“反应比老司机还快。”他赞叹道,指尖点向屏幕角落的能耗数据,“百公里电耗只有8度?比市面上的电动车低了近一半。”

    “车身用了航空级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整备质量比同级车轻30%。”吴浩调出车辆剖面图,“更关键是能量回收系统,每次刹车和转向的动能都能回充到电池里。基地里跑了三年,累计节省的电量够靶场完成两百次测试。”

    说话间,摆渡车缓缓驶入一片绿洲。原本裸露的戈壁被连片的草坪覆盖,紫穗槐和沙棘组成的防护林沿着道路铺开,几只戴胜鸟从枝头掠过,留下清脆的啼鸣。张副总推开车窗,一股混合着草木清香的凉风涌了进来,与刚才的燥热截然不同。

    “这草皮看着比城里公园的还精神。”他捻起一片沾着露水的草叶,“在戈壁滩上种活这些,可比搞电磁炮难多了。”

    “前五年光种草就死了三茬。”吴浩望着远处正在修剪草坪的无人机械臂,语气里带着感慨,“最初从内地运草籽,种下去就被风沙埋了。后来我们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了本地的碱茅,让它根系能在含盐量2%的土壤里扎牢,还能分泌有机酸改良土壤。现在这片草皮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经从0.3%提到了2.1%。”

    周院士蹲下身,手指插入草坪下的土壤,捻起一小撮褐色的团粒结构:“是蚯蚓粪改良技术?我在农业科学院见过类似研究,没想到你们用到了戈壁上。”

    “您眼力真好。”吴浩笑着点头,“我们在草皮下埋了五十公里的智能灌溉管,每米都有土壤传感器,能测湿度、盐分和有机质。系统会根据数据自动调节水量,比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