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端王确立 (第2/3页)
如何?宗族是否无异议?”
赵宗晟人老成精,向来不掺和朝政,尤其是如此重大的事,闻言捋须微微一笑。
“太后和诸公没意见,老臣自然没意见。宗族之事,众望所归,事即成矣。”
太后赞许地点头:“明白了。”
随即太后最后望向人群里沉默无语的赵孝骞,道:“成王呢?你可有异议?”
赵孝骞躬身道:“臣无异议,太后和诸公可径决定。”
向太后长长呼出一口气,眼神里掩不住的喜色。
事成矣!
稳定了情绪,整理了表情,太后一双凤目含威扫视群臣,低沉的声音在大庆殿内回荡。
“既然诸公皆推举端王佶,那么便定下了,端王赵佶,可即大宋皇帝位!”
“即日始,政事堂可布告天下,安定民心,礼部着手筹办新君即位大典,令太史局测算天象,勘定登基吉日,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即日核查牢狱罪案名册,新君登基后,或将大赦天下……”
此时的向太后,颇有几分巾帼英豪的气质,说话做事雷厉风行,确立新君人选后,对登基大典的安排可谓滴水不漏,严谨有序。
群臣自然毫无异议,纷纷躬身领旨。
大事谈妥了,接下来的一些小事,没必要在这大庆殿内谈。
向太后不能干政,政事堂这些日积压的不少奏疏,自然没必要跟太后禀奏,不如回到政事堂,宰相们聚在一起共同商议决定。
于是太后令群臣各自散去,而她则转身回了后宫。
转身的刹那,向太后的脸上终于露出几分笑意。
目的达到了,这是属于胜利者的笑容。
是的,她铁了心要扶持端王赵佶即位,昔年官家和简王的生母朱太妃对后宫的影响,从新君登基开始,终于可以彻底抹去了。
若是简王即位,那么群臣肯定上表,要求追封朱太妃为太后,对她这个活着的太后来说,未免尴尬了,对她的太后权威也是一种严重的削弱。
这便是向太后铁心扶持赵佶即位的根本原因,说到底,后宫的太后也有她的利益诉求。
此时此刻,尘埃落定,向太后彻底放了心。
一切都在按她期待的方向发展,后宫之中,她的有生之年,太后的位置已经无人能撼动,死人也不行。
…………
群臣走出延福宫,宫门前各自客气地告辞。
大多数人要回官署办事,大行皇帝丧仪期间,积压的朝政公务实在太多了。
也有人乐得清闲,比如赵孝骞。
他是枢密副使,但他不喜欢管事,曾布派人请过他多次,说是商议枢密院事,可赵孝骞却像算盘珠子一样,被人拨一下他才肯动一下,曾布不邀请,他就懒得去。
此刻走到宫门外,赵孝骞含笑与群臣招呼告辞,人群里,他的眼神不着痕迹地与章惇迅速对视,然后各自飞快移开。
回到楚王府,发现赵颢在银安殿独自品茶。
最近在赵孝骞的亲自监督下,赵颢的体重似乎减了一些,至少肚子没那么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