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香醋海蜇头的脑袋也很聪明 (第2/3页)
的棉花,定金立刻涨了三成。可吴有才身为职业二道贩子,怎可能陷入这种陷阱?他提出价格不变,否则就不再预定。此时各地的地主们都已经看出棉花赚钱,将大量闲置地块种植棉花。来年,将会有大量的棉花上市。然而,如此大量的棉花上市,谁有那个能力吃下去?
除了黎庄。
没有。
正因为如此,吴有才心中有底气。当然,商人嘛,也不能太强势了。你一定程度的涨价,可以,不过漫天要价,那就不能惯着了。
黎庄的所有水力机械都在全速工作,可那条河就那么大。又不能无限延伸,此时,真气机的作用就出现了。这些真气机完全可以作为纺纱机和织布机的动力源,体积小,能耗低。这些蛛妖们每天都有大量的真气冗余,完全用来驱动机器也毫不吝惜。
有了真气机之后,这些纺织机械就再也不用靠天吃饭。绝对不会出现一旦进入雨季,河水暴涨,水车反而不好用的现象。毕竟真气这东西,随时都能自然生成,现在又没有什么好办法储存下来,留着不用又是浪费。
那么,如今已经在纺织行业之中近乎形成垄断态势的高黎,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有啊。
那就是,制定行业标准。
在棉花行业里,有一种很古老,但是很好用的机器,名为马克隆气流仪器。这东西本来是一种通过气流方法检测气孔径的仪器。可人们发现,这东西能够用来检测棉花的透气性来确定棉花的成熟度。
制作一款这种仪器并不难,毕竟现在黎庄的金属加工技术已经比较先进,尤其是精加工方面,哪怕是最难的部分,也可以通过3D打印的方式来实现。
有这款机器,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对不同品质的棉花进行定价,而这东西将会成为一种标准。当然推行这标准的人,必然是吴有才。毕竟只有吴有才这种规模的商人,才能完成标准的强制推广。
制造一台马克隆仪并不需要耗费多大的周章,因为和东西的基本原理非常简单。而且现在并没有国家标准要遵循,高黎需要自己建立标准,这就给了他足够多的发挥空间。
此时的高黎深深感慨人才的匮乏,此时的黎庄已经尽可能的机械化改造。可因为科技点增长太快,只攀科技,不提人口,这样的结果就是此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