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它叫修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章 它叫修罗 (第3/3页)

说“永恒的名”,只能说“恒久的名”,但一经界定落实,就成为“相对的名”。“道”这个字变成“名”也变成相对的,但是它本身指的是绝对的“道”,这个“道”是没办法给名称的。所谓的“名”都是相对的,绝对的“名”不能称为“名”,所以“名”只能说是恒久的名,落人相对的世界。因此,在老子第四十八章提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提示我们,不可执着于永远不变的“道”。[2]章),第三十八章说的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从这里开始,有较多关于“德”的论述。道”。[2]章),第三十八章说的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从这里开始,有较多关于“德”的论述。道”。[2]章),第三十八章说的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从这里开始,有较多关于“德”的论述。

    既然谈“道”谈“德”,就变成道德经。道德经的“道德”跟一般所谓的仁义道德不同,我们常说“这个人修养很好,很有道德,常常做善事”,这与道德经关系不大。当然也不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老子认为“德”与“善”有点接近,这个“德”毕竟是好事,而“道”与一般常说的“道德”却毫无关系。[2]

    老子以智慧取胜,智慧是一道门坎,无所谓高低,只看能不能跨过去。如果还不懂老子,显然是在门坎的这一边,尚未跨越,最根本的,人类里面有圣人,圣人作为示范,而且老子里的“圣人”、“有道者”、“我”、“吾”四个词,指的是同一位主体。其中“圣人”一词出现最多,全共有二十四章出现这个词;第二个词是“有道者”,就是有“道”有“德”之人,能知、能行“道”的人;第三个就是“我”;第四个词是“吾”。这四个词合计起来,共占了四十章全的一半,可知它的分量了。换句话说,老子整部里面谈到“圣人”、“有道者”、“我”、“吾”这四个概念是相通的,只是使用不一样的词而已。[2]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