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围困 (第2/3页)
,那实在是太危险了。
另外,他也要提防叛军追杀过来,趁他们渡河之时发难,所以董卓便干脆下了令,背靠着这泾河西安,扎下了营寨来。
靠着河岸扎营,有一个说法叫做“背水一战”!这叛军的主将刘靖本是官宦之后,因而那也是读过书的,知道这“背水一战”的典故,但是那些生长于西域大漠蛮荒之地的羌、胡首领们却都是不知道,他们看着官军还没逃过河去,而且身后便是泾水大河,已经没了退路,心中俱是大喜,扬鞭催马便欲杀将过去,用他们的西凉铁骑踏入那些官军的营寨之中,将躲在营寨之中的官军统统踏为肉泥!
这些羌、胡首领们是不懂什么叫做“背水一战”,所谓无知者无畏,因此他们也从未去想就这么冲过杀过去会有什么不妥?
而作为官军主将的董卓,此时确实也没有真正想要背水一战的意思,他只是尽量让兵士们作出一副要背水一战的样子来,来给叛军看,好让叛军心存疑虑,不至于马上冲杀过来,为自己之后的撤兵计划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因而他在下寨之时便让兵士们将营寨外的木栅栏扎得格外的坚实,就是为了防止万一唬不住叛军,这些木栅栏在叛军冲杀过来之时也好抵挡上一阵子。
按说,要是羌、胡首领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真率军冲杀过去,那官军们真将被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背水一战靠的是必死的决心,有必死的决心才会有不怕死的勇气,也才能死中求生,但是此刻连主帅董卓想得都是怎么逃跑的事情,那底下的这些兵士们又哪里还会有什么不怕死的勇气来?
然而,叛军的指挥权却是掌握在那刘靖的手里的。如果说这样描述不算准确,这些羌胡首领不会事事都听他刘靖的,他们只是为了利益随时会倒向任何一边的随风摇摆的墙头草,那么确切来说,刘靖至少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左右这些羌、胡首领们的决定。
而这时,刘靖对这些羌、胡首领们绘声绘色的讲述了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汉军大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馀轻敌之心,摆下兵家大忌的背水之阵,逼着兵士置之死地而后生,大破赵军的故事,吓到那些羌、胡首领们脸色都发了白,仿佛自己就是那败军折将、人头落地的赵军主帅陈馀。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