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义军 (第2/3页)
去。
盘点府库所得,钱七万铢、粮五千担、皮甲三十副、布甲两百副、硬木弓三百一十把、箭簇三千余支、矛、戟共计五百支、木制排盾四十块、手盾二百块、刀剑若干、其余一堆杂物由于派不上啥用处不作统计。搜遍整个城发现了很多草料却不见一匹马,这让廖淳很是懊恼,想是那帮狗官逃跑时全给骑走了,原以为进城来可以弄匹马的,现在看来又落空了,“这帮狗日的!”廖淳不由的愤愤然骂出了声。
义军在休整的时候廖淳从队伍中挑出来三百个臂力强健的壮汉,用府库内找到的三百多把硬木弓,照着以前当兵那会儿的城防内卫装备组建了一个城防营,让二娃子当了护城校尉。一句话,就是把城防营交给二娃子了。
这下二娃子可急了,廖淳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哭丧着脸磨叽着:“淳哥!淳哥!别让我当弓兵头行不?砍人还行,跟砍柴似的,可那玩意儿(弓箭)我不会啊!”
“淳哥!……淳哥!……唉你别走啊,我给你守城用这个,行不?”看着廖淳要走,二娃子急急忙忙跑到廖淳前面一个手把廖淳推住,一个手从背后拿出他那把柴刀晃晃。
廖淳终于被这二娃子弄得有些不耐烦了,说道:“何邑!何校尉!用你的猪脑子好好想想,我是把三百个弓箭手交给你了,可没有抢了你的柴刀!喏!喜欢砍人,这个给你。”廖淳顺手抓起兵器架上的鬼头刀扔给二娃子,然后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府库。
泥鳅屁颠屁颠的跟了出去,就剩下二娃子还一愣一愣的楞在那里半天反应不过来。不过说实在的,就二娃子那二两猪脑子还真是反应不过来。这二娃子原名何邑,但从小到大村子里人都叫他二娃子,廖淳也不例外。现在这猛然间被廖淳叫名字所以这大脑就暂时缺线了,而廖淳觉得既然带兵打仗了也该用本名了,不然叫不响也不像啥样子。
而泥鳅呢就这么一直屁颠屁颠的跟着廖淳,走到东走到西。他对他的淳哥简直太崇拜了,淳哥十四岁就出去当了兵,还交了个神仙朋友,村里闹了瘟疫就这么一下子给治好了,现在又呼的一下子拉起了三千多人的队伍(三千多人哪,一个县城怕也没这么多人口),现在又不费一兵一卒的打下了鄧城简直是太神奇了!
“淳哥,咱是不是不走了?”泥鳅问道。
“走,明天就走!”廖淳答道。
“为啥?你不都给二娃封了官让他守城的嘛?”泥鳅不解的问道。
廖淳看着泥鳅郑重其事的说道:“别忘了我拉起这支队伍的目的,我们是义军,我们的任务是去阳翟西郊的轘辕山下集结,我们要杀了那昏君狗官,然后再一起回大树江村种地、侍奉老母安享太平!”说着廖淳抬头望向远方的天空,思绪开始飘远了。
泥鳅听了却怪叫起来:“啊?还回村种地啊?!”
是夜,廖淳在县衙大堂召集何邑、泥鳅等一干义军头领议事。廖淳也算是从正规军出来的,虽然只是个小兵,没参加过啥像样的军事会议,但这开起会来可是煞有介事,与其他一般的农民头领不同。
只见廖淳坐于蛟椅上一身皮甲戎装(刚从府库里翻出来的),手中握钝背朴刀,头系麻布黄巾,一脸严肃好不威风!八位小头领分开两边,分别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