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战术射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七章 战术射击 (第2/3页)

 “‘莫桑比克射击法’(mozambiquedrill)是在快速连击两发的基础上演变的另一种近战射术。这要求先向目标身躯快速打两枪,然后迅速向上往目标头部打一枪,也就是一个ap再加一个。

    前两枪的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准确地击中目标,打胸部总比打头部容易,而且让目标短时间内无法反抗,而第三枪就是为了破坏大脑,使目标更长时间地‘停止’下来,或是永远地‘停止’。这种射击技术就是为了在射击对方躯干之后仍然无法阻止对方威胁的情况下追加射击完成击毙对方所使用的。所以也叫做失败射击法。

    最先在战术教学上提出这种练习的是美国著名的枪械专家、退役陆战队员杰夫・库珀(per),这种战术是基于他的一个学生麦克・卢梭(mikerousseau)在莫桑比克当雇佣兵打仗时的实战经验,卢梭本人后来在罗得西亚内战时被打死。

    为什么莫桑比克射击法这样被推崇呢?为什么两发射中躯干中央的子弹都往往不能阻止对方呢?有很多原因.......

    首先,子弹击中目标躯干是否有效或者致命完全取决于最终打中哪个人体脏器,而实战与训练不同,比如突发严重暴力事件,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射手也难以完全发挥出训练场上的水平,这就涉及到‘先击中并阻止对方的威胁重要还是追求一枪毙命重要’的问题,所以莫桑比克射击法要求射手为了首先阻止对方运动,必须先迅速完成躯干中心两发的射击,不能犹豫,甚至不瞄准,至于是否不瞄准也能打中胸骨则要靠平时大量的训练。

    再比如,现实中,目标往往很壮,或者穿戴很多,厚实的衣服、装具、甚至防弹背心都司空见惯,因此,首先射中胸部的两发子弹往往无法完全停止对方的行动和反抗,只能起到迟滞的作用,那么,这就需要趁其被短暂阻止的间歇迅速地在其头部补上一枪。”汉克斯细致的解释着。

    “当然,莫桑比克射击法并不是适合所有场合,他主要适用于近距离遭遇战,比如,米国警方做过全国范围内警匪枪战的统计,70%的枪战距离少于10米,这正是莫桑比克射击法的用武之地。在10米距离内受过良好训练的人头两枪命中对方躯干应该不难。

    同时,我们绝不能假设持枪的对方没有防弹衣或者其他简易防弹措施,这种假设非常危险而且可能致命,如果打光弹夹也无法阻止对方怎么办?所以才要尽可能在击中对手胸部并短暂阻止其射击之时尽快在其头部补上一枪。

    这也是为什么它又被称作“失败射击法”的原因,就是用于两枪都无法阻止对方行为的情况下,不要再浪费子弹和时间,而是要尽可能迅速给其头部致命一击。

    这样说你可能不太能有个直观的印象。《盗火线》和《借刀杀人》看过吗?”汉克斯问石磊。

    “嗯,两部电影都不止看过一遍。”石磊肯定的答道。

    “在《盗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